林怀民、李屏宾等超级大师来了,大型人文纪录片《中国美》23日开播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6-19 13:37

由方太荣誉呈现的6集大型人文纪录片《中国美》,将于6月23日起每周二在优酷独家播出。该片云集了享誉全球、形态多元的中国经典艺术作品,讲述了名扬四海的中国艺术家们妙趣横生的创作故事。比如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自我调侃道:“我是一个垃圾桶,我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当代艺术家徐冰坦言:“艺术对我来说是一个永远不清楚的东西”;杨氏太极传承人叶泳湘说:“我想让大家看到说太极它是一个很多元的,不是单单局限在一拳一脚之间”……

不靠枯燥地罗列成就来打动你

记者了解到,以“天工”、“虚实”、“识途”、“梦回”、“东西”、“弘传”等为主题词,《中国美》围绕六大核心主题,分为六个篇章逐层展开。

每集讲述一位或多位艺术家的故事:从“无用”品牌创始人马可到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从美术指导叶锦添到昆曲演员张军,从笙演奏家吴彤到太极传人叶泳湘,从装置艺术家徐冰到电影摄影李屏宾,《中国美》以精致的纪实影像勾画了一批鲜活生动的艺术家群像,释放中国艺术之美。

从书法、香道、舞蹈、太极到传统戏曲、服装设计,该片糅合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观念,推开了一扇又一扇艺术之窗,带领观众走入璀璨夺目的艺术世界。

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举世闻名的艺术作品,也可以欣赏时装秀台上的锦衣华服;可以回顾经典影片的创作过程,也可以追溯伟大作品的灵感来源;可以领略艺术家们的个人风采,也可以感悟中国之美的极致魅力。

不仅如此,该片还深入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去探析其所承载的中国哲学与文化观念:“无用”品牌名称的来源与初衷,“云门舞”的格调与象征,《卧虎藏龙》武打戏中服装与人的交流,《长江图》影像之间的水磨质感与情意流动。

而且制作团队还深入到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到大洋彼岸的校园去倾听白先勇畅谈教学心得,到田间地头里去拍摄林怀民带领舞者排练及表演的过程,到大雁塔所在地大慈恩寺的神秘地宫中去观摩雷珍民的书法作品。

本片的叙述姿态平易近人,艺术家们或乘坐出租车穿越繁华热闹的夜市,或独自行走于人烟稀少的街头巷尾,或悠然自得地走在西方的大学校园里,或若有所思地坐于舞台之下空荡荡的观众坐席之间,这是他们生活的足迹,亦是他们寻美的历程。呈现方式很日常化、生活化,符合当下年轻观众对纪录片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诉求。

制作人巴斯指出:“《中国美》一定不是依靠循规蹈矩地展示艺术家的地位,或枯燥的罗列他们的成就来打动你。相反纵览全片,观众能够以朋友的视角,来走近这些艺术大家。”

林怀明为什么说“我是一个垃圾桶”

据悉,《中国美》选取了一批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的中国艺术家,展示了多项流行于当代国际艺术界的中国艺术门类及代表作品,不仅捕捉了民族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熠熠光辉,还追踪了中国作品在世界舞台中的广泛影响。

作家白先勇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带进加州大学,分享给美国学生;电影摄影师李屏宾凭借其极具东方美学风格的作品曾数次斩获多个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把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糅合在一起的当代艺术家徐冰在西方人眼中拥有独特的智慧与幽默。

而且该片没有使用任何解说词,而是选择了以艺术家及其身边人的采访贯穿全篇,以此来给予人物充分的自由表达空间。

比如,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自我调侃道:“我是一个垃圾桶,我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当代艺术家徐冰坦言:“艺术对我来说是一个永远不清楚的东西”;杨氏太极传承人叶泳湘说:“我想让大家看到说太极它是一个很多元的,不是单单局限在一拳一脚之间”。

大道至简,艺术家们用散文式的语言诉说着内心深处对于中国文化的敬仰之意,透露出对中国之美的拳拳之心。白先勇老师嘶哑着嗓子仍孜孜不倦地向中外学子讲述《牡丹亭》和《红楼梦》的故事;雷珍民一笔一划地为徒弟指点书法作品并送其“修持十年”的叮咛;梅派男旦第三代传人胡文阁认真耐心地为梅派接班人示范一招一式;香道大师赵明明凭着自己的一腔热忱让酷似周杰伦的儿子爱上了香道。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对于文化传承的执着令人动容。

正是立足于京剧、书法、昆曲、太极、敦煌舞等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民族艺术,《中国美》真正展现了艺术创作实践的文化自觉、艺术工作者的文化自信以及中国文艺作品的文化自强。

体现“美美与共”的大美

贯穿于《中国美》全片的哲学思想——中国文艺作品之美,美在其中国特色,亦美在其天下大同。

片中处处可见东方文化与西方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作家白先勇津津乐道于西方学子对中国古典名著产生深深的热爱与共鸣,昆曲演员张军将传统戏曲与现代摇滚融为一体摩擦出全新的艺术火花,服装设计师郭培用自己的慧心巧思让中国刺绣艺术在世界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

该片聚焦而不拘泥于中国美之特殊性品格,以国际化的眼光开掘中国美的普适性魅力,体现“美美与共”之大美。

据悉,该片由云集将来、DISCOVERY探索传媒集团、韬蕴资本联合出品, 也将通过探索频道向海外播出,跨域国籍、文化的沟壑,《中国美》具备了被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所喜爱的核心特质。

对于《中国美》这个项目,云集将来国际创作总监,曾师从荷兰纪录电影大师Leonard Retel Helmrich的制作人巴斯说:“大家都觉得我是个'老外',一个局外人。但是在这部纪录片中,我希望通过一个局外人的视角,为纪录片增加平衡和客观的独特色彩,带来耳目一新的角度和观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