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种机器人争奇斗艳!南京江北新区崛起机器人“智造高地”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7-01 20:26

6月3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新产品接洽会在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火热举办,来自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的120多家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参加了接洽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博士亲自为机器人新产品“吆喝叫卖”,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据了解,骆敏舟研发团队近年来已开发出1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协作机器人、穿刺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智能无人清洗车、智能化护理床等10多项智能高科技产品,在南京江北新区崛起了机器人“智造高地”!

骆敏舟在接洽会上演讲。

国内协作机器人研发,起步不久但发展迅猛

本次接洽会活动现场,演示了协作机器人的5个应用场景:喷涂、点胶、焊接、码垛、锁螺丝,并对其核心零部件——永磁无刷力矩电机进行了实物展示等,让来宾们连连称奇。骆敏舟说,灵活多变的协作机器人、拟人手臂,适用于加工制造、科研、教育培训、医疗护理服务等领域,如喷涂、点胶、焊接、搬运、装配等近距离协助工人作业。

“在过去的十年中,协作机器人可以说是席卷了整个制造业。不同于传统的工业级机械臂,协作机器人小巧灵巧,无需复杂的编程或者是外部的安全基础设施。相比于国外市场,国内的协作机器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极为迅猛!”骆敏舟介绍说,在这种大背景下,2016年9月,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区与骆敏舟智能制造核心团队共同成立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专注于协作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该研究所到目前已引进包括中科院院士、著名大学博导等20多位海内外智能制造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并投巨资打造了一流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立了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江苏省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他们推出的多款协作机器人,具有轻型协作、与人共融、拖拽示教、使用安全等显著特点,正逐步成为省内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行业翘楚。

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精准穿刺机器人,已运用在医院临床手术

“穿刺”是一种医学诊疗技术,该手术对医生技术的精准度要求极高。目前,在医学界,医生手工穿刺精准度在正负2-3毫米,平均需要两个小时,而江苏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研发的一款辅助精准穿刺机器人,穿刺精度则不超过2毫米,而且平均仅用半小时,极大减轻了医生的负担和病人的痛苦。

骆敏舟所长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机器人辅助技术一直是现代外科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该研究所联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将具有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的拖拽示教、精准定位与碰撞检测算法以及多模态感知技术,应用在医院临床手术中进行精确定位,辅助医生进行人体医学的微创穿刺手术,实现了协作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据了解,这款“精准穿刺机器人”是一种基于CT影像引导经皮辅助穿刺治疗医疗用机器人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器官组织的高精度、高清晰度三维模型,依据影像、模型确定进针点和病灶位置,规划进针路径并提供给机器人,利用机器人定位准、可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的优势,可以辅助医生对病人进行穿刺活检、消融治疗、冷冻治疗以及其他基于穿刺的操作。目前,这款“精准穿刺机器人”已被多家医院订购。

智能无人清洗车。

智能无人清洗车,将代替部分环卫工作

在接洽会现场,一款“智能无人清洗车”采取了外场主持实时投屏的方式进行了功能演示及功能讲解,也让大家惊呼“太神奇了!”

据介绍,这款“智能无人清洗车”已在南京部分商场和工厂投用,能够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清洗任务,适用于多种环境保洁,如商场、办公楼、园区、机场、高铁站、酒店、学校、医院等,将代替部分环卫工作。该“无人清洗车”整体形态呈圆筒形,小巧灵活,平均每小时可清洁2000㎡地面,续航时间3-5小时。操作系统简单易懂,适用于各种层次水平的操作工人。配备后台监控系统,随时随地掌握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可插装 SIM 卡实现任务报告,警报信息实时发送。独特的前置刷头设计,帮助用户实现贴边和死角清洗功能。

“无人清洗车在车身加装许多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设备,这些设备就像装上了眼睛和耳朵,能准确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精确识别障碍物位置、距离及具体属性等,并自主进行等待、绕越或前进等决策,” 骆敏舟介绍说,与传统清洁车相比,无人清洗车的最大特点是不受天气、夜晚的影响,能实现全自动、全工况、精细化、高效率清洁作业。这将为市政服务带来巨大便利,不仅提高清洗效率,减少人员事故伤害等,还能解放劳动力,解决用工难问题。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科研院所与孵化企业签约仪式、研发单位与海尔、南二机、怡禾、南京科润、越博动力、江苏高科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

一款协作机器人正在展示操作。

通讯员 顾怡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缪礼延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