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遇见东南·院长开讲”|机械工程学院:百年底蕴 历久弥新 九天五洋 共铸辉煌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7-08 15:34

东南大学最强天团来了!7月7日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客户端特设专题报道——《2020“遇见东南·院长开讲”》,邀请东南大学26位院长,为各位考生和家长详细介绍学校34个学院的特色专业、学科设置、就业情况等。

本期主讲嘉宾是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倪中华。

【学院简介】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起源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创办的工艺专修科,历经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等发展阶段,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机械系科之一。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共有茅以升、严济慈等16位两院院士和大批机械工程师在这里教学与学习,钱一呈、钟秉林、林萍华、易红等多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者在这里工作,同时还走出了以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刘锦庭、埃斯顿董事长吴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界杰出人士。目前学院有教职工176人,专任教师115人,在读本科生800余人,硕士研究生450余人,博士研究生140余人。

【学科设置】

现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共设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同时设有机械工程和工业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车辆工程6个系。

【师资队伍】

机械工程学院现共有专任教师115人,其中包含教授31人、副教授57人、讲师27人。在高端人才方面学院若干教师获得了众多国家级的人才奖项以及团队奖项。在高端人才方面,机械工程学院拥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国家优青1人,省杰青2人,省优青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二层次2人、三层次1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

“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名师

宝钢教育奖:钱瑞明、贾民平、许映秋、王兴松

江苏省教学名师:钱瑞明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在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在2018年获首批国家级“新工科”专业改革项目,在2019获批江苏省首批唯一机械类“金课群”建设项目,在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首批建设点。

【一流培养课程】

学院在百年的沉淀与革新中创立出一大批国家级的一流培养课程与教材。

国家级精品教材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4本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3本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7本

江苏省精品教材2本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

机电控制技术

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

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2004)

机械制造实习(2006)

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2006)

机电控制技术(2009)

微机系统与接口(2004)

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2010)

【创新潜能激发的氛围】

机械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组建了东南大学智能车辆学生创新基地、Robocup机器人竞赛基地、机械设计与智能控制学生创新基地、电光源工程创业基地等,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提供条件。学生组建的赛车倶乐部、机器人倶乐部以及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国际方程式赛车比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Masters 比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国际RoboCup机器人竞赛等重要赛事中屡创佳绩。

【科研情况】

基础研究方面,承担或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控机床国家重大专项计划、江苏省前瞻性研究计划等100多项基础研究项目,近五年科研经费近3亿元。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广泛,与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多所大学存在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本硕联合培养方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建有联合研究生院,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迪尔伯恩分校、日本早稻田大学IPS学院、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等知名院校开展 “3+2”本硕连读计划。

【毕业流向】

本科毕业生就业口径宽,就业率接近100%,历年位居全校前列。60%左右攻读机械、电子、自动化、管理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其中20%左右的优秀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的可硕博连读。

【院长寄语】

百载机械数辉煌,十秩春秋万栋梁。历史的长卷,星河熠熠,一代又一代的大师在这块学府圣地上孕育了机械的文化底蕴;未来的道路,崎岖漫长,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将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机械人必当秉承“传承,分享,感恩”的学院文化,以大国工匠精神助力中国智造!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倪中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实习生 顾怡宁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