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招|南京一中:办学成绩单来了,两大校区报考政策出炉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7-30 22:10

7月30日,扬子晚报特别策划“上好高中•2020南京中招零距离”系列直播,邀请到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江北校区执行校长李敏,李校长介绍,南京一中江北校区9月份正式开校。学校两大校区——中山南路校区招收500人,江北校区招收300人。招生代码为1060,家长可以同时填报两个校区,增加录取机率。中山南路校区预计619分左右可以报考,江北校区预计609分左右可以报考。

截至记者发稿前,本场直播在紫牛新闻APP、扬子晚报一直播等平台累计观看达74.1万人次。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李晨

图片

细数办学成绩

高考400分以上20人,390分以上137人

“南京一中在113年的办学历史中,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培养了30位院士以及众多社会栋梁。南京一中是首批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目前正在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李敏介绍,学校名师荟萃,有7名江苏省特级教师,8名正高级教师,30多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60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教师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近年来,学校教学成果丰硕,其中关于高中生科学素养方向的课题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并顺利结题,学校关于“深度学习”方向的课题研究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李敏在直播中介绍,2020年南京一中高考成绩一本率达到95.34%,其中400分以上的考生有20人;390-400这个分段人数特别密集,390分以上人数有137人。

学校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卜天尧同学被复旦大学提前录取,顾紫璇、李骏曦两位同学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学校高二(1)班陶乐颜、刘政国两位同学被中科大少年班提前录取。

此外,南京一中在特长生培养方面优势明显,近三年南京一中竞赛成绩稳居南京市前三、江苏省前15,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竞赛方面,总共有31人获得全国一等奖、59人获全国二等奖、175人获江苏省一等奖。竞赛为有特长的学生打开了升学通道,助力他们跻身顶尖名校。第27届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得主戴心尧,现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29届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范致远,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第30届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张靖阳,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得主粟昊被中科大录取。

南京一中AP班2020届32名同学100%被美国、英国、加拿大排名前100的名校录取,80%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50的名校录取,其中李永嘉被英国排名第四的伦敦大学学院(UCL)和英国排名第八的爱丁堡大学录取、余涵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孟令程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录取、沈至轩被美国排名第19的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录取,胡珂被美国排名第20和22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录取;唐御文被美国顶尖级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录取。

李敏说:“我们注重每个学生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完善,同时也会在优生培养方面继续探索和完善。”

关注“崇文项目”

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聘请大学教授为“校外导师”

图片

据了解,早在2010年,南京一中为响应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号召,与中科院院士、校友饶子和共同创办了崇文项目。崇文项目是南京一中的特色项目,崇文班也是同学们特别向往的班级。

“在高中阶段,用什么样的机制和体制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特别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主动积极的探索精神,在多方的论证下,我们成立崇文项目。这个项目的课程理念是让品学兼优的孩子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在实验室中成长,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我们的眼光不仅局限在校内的资源,还要把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引进来。”李敏介绍,“饶子和院士是南京一中的校友,具有很强的一中情怀,他是我们崇文项目的见证者也是直接参与者,主动承担了崇文班的名誉班主任,每年开班仪式,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过来。南大、东大、南师大等高校的教授都是我们的校外导师,定期进入校园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通过一些课程,让孩子们了解更广阔的未知领域,进而激发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激发他们自身发展的内驱力。”

“在学习课本知识之余,崇文项目更多的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多动手,多进实验室。南京一中有两个优秀的省级课程基地:生物课程基地和地理课程基地,设备设施非常先进。同时,我们也会把这些孩子送到南京周边高校的实验室,倡导活学活用,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我们提倡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我,崇文项目开展了很多活动,比如帮助感兴趣的同学开展地质考察,成立机器人工作坊,与大学以及兄弟院校甚至国际上的爱好者之间加强联系等。孩子们除了有丰富知识,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崇文项目让一群志同道合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和帮助,在团队中培养了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让他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招生计划披露:

两大校区统一招生,设置崇文班和强化班

今年,南京一中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环境设施一流、高大上的江北校区今年9月份正式开校。江北校区主打寄宿制和“书院式导师制”管理模式,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李敏介绍,今后,两个校区将实行一体化办学,校园文化统一建设、教师队伍统一安排、技术装备和后勤保障统一调配、教育教学管理统一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一套领导班子,一支教师队伍,进行一体化管理。中山南路校区以走读为主,向往寄宿生活的同学可以选择江北校区。

南京一中两大校区志愿填报政策也新鲜出炉,今年南京一中中山南路校区,江北校区统一招生(中山南路校区500人,江北校区300人),招生代码为1060,家长可以同时填报两个校区,增加录取机率。学校设置两种班型:崇文班和强化班。其中在崇文班分别实行攀登、科创、卓越计划等尖子生培养计划;强化班实施强基计划,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强化学生应试能力。中山南路校区预计619分左右可以报考,江北校区预计609分左右可以报考。8月2日之前两个校区都对外开放,欢迎优秀考生咨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王颖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