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话题“李白的钱哪来的”冲上了热搜,网友们表示疑惑:李白一辈子没怎么工作过,整日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儿来?有人说,“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证明了李白就是一个妥妥的富二代;也有人猜测,李白才华横溢,他的诗被大家广泛传唱,是不是“稿费”“版权费”很多;甚至还有人“抖机灵”从手游王者荣耀的英雄李白来回答,说李白有钱靠打野和蹭三路兵线……李白的钱到底从哪儿来的呢?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梁博宇。
“李白的钱哪来的”引起热议
梁博宇告诉记者,李白确实十分富有,这从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可见一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作为站在我国诗歌史金字塔尖的存在,李白的大名可谓家喻户晓,而他一掷千金的“美名”也广为人知——李白酷爱旅游、饮酒,很会享受生活,而且不论走到哪里,都是挥金如土。更神奇的是,他并没有做过什么生意、置过什么产业,却总能“千金散尽还复来”,好像有花不完的钱,并且,这种花钱如流水还始终不差钱的状态,几乎贯穿了人生的始终。只不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李白的经济来源有所差异。
图源 视觉中国
1、四川成长:有个有钱的老爸
梁博宇介绍,据《新唐书》记载,李白是十六国时期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算得上是唐朝皇室的远亲。关于李白的父亲,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只有李白的晚辈范传正称,李白的父亲叫做李客,是一个“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居者。王瑶、詹锳等学者认为,这位李客应该是一位四川富商,虽然没有做官,但家业殷实。陈寅恪则认为,李客的家族是从西域回到四川的,他本来是一位“胡商”。无论如何,李白在四川时不缺钱花,是可以肯定的。在后来的生涯中,李白时而一掷千金,“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时而又与下层百姓打成一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性格,正是从商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结果。
2、安陆漫游:靠才华吃饭也是本事
李白二十四岁时,离开四川,漫游各地,足迹先后踏过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河南、山西等地,最后在安陆落脚,定居十年。那么,离家许久之后,李白的钱又从哪来呢?梁博宇认为,答案是李白靠才华吃饭。
“其实,离家远游是唐朝文人的风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凭借才华结识政坛显贵、文坛泰斗,未来就可能有更好的仕途。”梁博宇说,由于李白才华横溢,没过多久,他的诗名就广为流传。著名诗人孟浩然、王昌龄等人都成为了李白的好朋友,曾做过宰相的许圉师更是把孙女嫁给了李白。娶了豪门之女的李白,生活上也就更加吃穿不愁了,时而“兰陵美酒郁金香”,时而“吴姬压酒唤客尝”,总之是走到哪里,玩到哪里,喝到哪里。
但是,花钱大手大脚的李白,尽管是个“富二代”,又娶了豪门之女,也有囊中羞涩的时候。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就是在“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的情况下写的。在诗的最后,李白向堂兄李皓开口要钱:“所以陈片言,片言贵情通。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咱们哥俩谁跟谁呀,你懂的!要是真的忍心不接济,就让兄弟我像秋草一样随风而去吧!”说真的,借钱都能讲得这么清新脱俗,又有谁真能忍心不拉他一把呢?
3、长安一梦:花皇帝的钱不心疼
“在李白四十二岁那年,他终于被唐玄宗看中,召入长安。”梁博宇介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白,一下子从漫游江湖的诗人变成了皇帝身边的翰林供奉,而且备受礼遇,过着“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的奢华生活。那是唐朝最繁荣富贵的年代,唐玄宗又好排场、生活奢侈,跟随在皇帝身边的李白,自然也是如鱼得水,花钱不疼。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李白恃才傲物,得罪了唐玄宗身边的小人,因此渐渐地不受重用了。李白自己也厌倦了这种无从施展抱负、只能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身份。于是,在长安为官不到两年的李白请求辞职,玄宗批准,并给了他一大笔钱,史称“赐金放还”。还有传说称,玄宗曾要求天下酒肆永久免费为李白提供美酒。“传说固然未必可信,但玄宗身为皇帝,这笔‘赐金’应该为数不小。”梁博宇说。
离开长安后的李白继续漫游,每到一地,常常有亲人、朋友乃至慕名而来的官员、名士接待,可谓“黄金买醉未能归”。五十一岁那年,李白更是与另一位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因此,李白虽然离开了朝廷,却依然过着“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的逍遥日子。
4、夜郎流放:天下谁人不识君
“安史之乱”的爆发,宣告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彻底落幕。面对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世道,五十六岁的李白答应了永王李璘的再三邀请,决定出山入幕,“为君谈笑静胡沙”。可惜李白的政治眼光太差,李璘的势力很快被朝廷剿灭,李白最初被判死罪,后改流放夜郎。这条路艰苦至极,走了一年多,朝廷宣布大赦,李白得以返回。
尽管人生失意至极,但李白一生广泛的交往、绝高的才名,让他在漂泊的晚年仍然无须为衣食发愁。流放途中,有江夏太守韦良宰迎接他,与他“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遇赦后,又有南陵县令韦冰为他接风洗尘,“玉箫金管喧四筵”地招待。
“由此可见,在李白的一生中,或有家族支持,或有朋友相助,或有皇帝赏赐,除了极少数情况外,确实没怎么缺过钱。从一个才子志士的角度说,李白一生都怀有强烈的政治抱负,一心想要像东晋名臣谢安那样治国安邦,可惜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政治才能;而从一个诗人的角度来说,衣食住行不愁的背景却让他能够尽情放飞心灵、享受人生,从而创作出无数不可思议的名篇佳句。”梁博宇总结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