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两个机器人一个“取肾”一个“植肾”,妈妈的肾脏4小时植入儿子体内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8-18 18:17

2020年8月8日,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郭宏骞主任团队为江苏泗洪的一对母子进行了一场特别的亲体肾脏移植手术,他的团队中有两位好帮手——两台达芬奇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协助下,团队完成了江苏首例全腔镜下机器人辅助肾移植术。

妈妈说“把我的肾脏给儿子”

29岁的泗洪小伙彭先生,两年前因为下肢水肿至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肾功能不全,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但没有明显改善,最终进展至肾功能衰竭,从此开始了每周三天到医院血液透析治疗的至暗时刻。

饱经困苦的彭先生和家人最终决定来到鼓楼医院咨询更好的解决办法。伟大的母亲王女士见到医生的第一句话就是“把我的肾脏给孩子。”这位50岁的妈妈听朋友说起亲体移植手术成功案例,毫不犹豫要把肾脏捐给儿子。

郭宏骞主任了解病情及家属意愿后,经过充分医学评估及院级、省级两轮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最终决定实施机器人辅助活体供肾切取术+全腹腔镜下机器人辅助肾移植术,助力这对母子想要恢复健康生活的愿望。

两台机器人助力,患者伤口仅6厘米

亲体肾移植术代表泌尿外科领域高难度技术,对术者的手术技术、心理抗压能力及围手术期管理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

郭宏骞介绍说,手术不仅要同时确保两位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更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肾脏灌注低温保存,血管吻合等一系列操作。传统开放手术进行供肾切取术及肾移植术都会在供者及受者身上留下长约20厘米的切口,对术后恢复速度及美容效果都有影响。

为了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精确的移植肾管道重建,改善供者及受者术后恢复情况,郭宏骞主任带领团队进行了周密部署及统筹安排,最终决定于对供者及受者实施机器人辅助手术。

图片 郭宏骞主任操作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

8月8日,正值周末,安静的手术室里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手术。此次手术选取供者的右侧肾脏,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刘光香副主任医师仔细分离肾蒂血管等重要组织,以1小时5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手术,紧接着进行肾脏灌注低温保存。另一边,郭宏骞主任已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人手术系统分离好受者移植所需的血管及空间,通过下腹部一个6厘米的小切口,将肾脏放入受者体内。整台亲体移植手术用时4个小时。

借助机器人灵活的机械手臂,以及裸眼3D视野的帮助,实现精确的血管及输尿管吻合。在开放血流的刹那间,清澈的尿液自输尿管喷射而出,现场的紧张气氛瞬时被在场医护人员欢快的笑声和掌声打破。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中出血量共100毫升。妈妈出血仅5毫升,术后第一天供者即下床活动,术后第三天已顺利出院。

图片母亲出院后回到病房照顾儿子。

儿子彭先生术后第三天下床,目前正在积极康复中,预计8月19日左右即可出院。从此,母亲的肾脏在儿子体内重新燃起了生命的活力,也让儿子摆脱了透析的困扰。

图片刘光香副主任医师和同事们为小彭检查身体。

机器人“取肾”已开展近30例

图片郭宏骞主任

郭宏骞主任解释说,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有更灵巧的机械手臂,及精确的裸眼3D视野,对于实施复杂手术具有很大的优势。在这台亲体移植手术中,妈妈的肾脏取出后植入儿子体内,完成动脉、静脉吻合,仅用了16分钟。此前,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已经完成近30例机器人取肾手术。

南京鼓楼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第一批获得肾移植资质的单位,在江苏省内最早开展肾移植术,南京最早开展亲体肾移植术,最早开展机器人辅助供肾切取术,在复杂肾移植及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近年来,在郭宏骞主任的带领下,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大力发展微创手术技术,尤其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领域屡创佳绩:2014年作为江苏省内第一家地方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仅用两年时间机器人手术总量便问鼎国内前三甲,所属机器人成为全球泌尿外科领域最忙碌的机器人。2019年底再次引进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成为江苏省内唯一一家拥有两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地方医院,正式开启“双机器人时代”,单月机器人手术量连续保持全国第一,目前共计完成机器人手术近5000例。

通讯员  王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蔡蕴琦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