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B座西窗

繁星 | 从头到尾都有戏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21 15:43:01

我去越剧小镇游玩,带回“崔莺莺”与“孟丽君”两个戏曲人物小摆件,送给喜欢唱越剧的兰芝大姐。大姐将摆件放上书桌,旋即退后两步,右手平端于胸,左手轻轻拂到后背,伴着“啊——”的一声拖腔,张口就来:“只听得呖呖莺声花外啭,猛然见五百年风流孽冤。”圆润的唱腔,像一个温柔的漩涡让人陷了进去。刚想为张生鼓掌,只见大姐一转脸,左手作出轻捻右手水袖的动作,右手指向“孟丽君”,抑扬顿挫地念:“呶呶呶,我的病是为她而起的呀。”眨眼成了潇洒的皇甫少华。

大姐从小喜欢越剧。听到鼓板响起,胡琴潮水一样漫涌,就像被招魂了一般。为了看戏,她八岁就学会了爬树,《红楼梦》《追鱼》《碧玉簪》《西厢记》等经典传统越剧,都是爬上离戏台不远的一棵大树,坐在树杈上看的。

大姐牵头的民间越剧团每周排练三次,练功房里,巨大的镜子前,年过花甲的团员们,压腿、跑圆场、舞剑,看她们一个个气色红润、精神饱满,那股激情简直跟年轻人一样。我看大姐一丝不苟地掇袖,洁白的水袖中露出半截手指,像蚌壳里探出的软肉。排练有必要拖水袖吗?我问。大姐笑着解释:舞台上,有水袖才能表现好角色的心理活动,譬如,两只手藏在袖里,平端在胸,和成语“袖手旁观”接近,神色云淡风轻,表示事不关己;又譬如,拂袖而去,就是代表生气了,脸上肯定怒气冲冲。排练还是要认真,不能因为我们是业余的,就敷衍了事。

见我听得饶有兴趣,大姐不失时机地宣传唱戏的益处:“一来要经常锻炼身段,二来那些念白和唱词,都要牢牢记在心里,很磨炼记性;还有唱的时候,越剧的唱腔气息绵长,一咏三叹,要特别沉得住气,人能沉得住气,不但有利于唱戏,生活中矛盾也少很多。”

鹅蛋脸,丹凤眼,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大姐十三岁就进了越剧团,刚刚崭露头角,上苍就跟她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演唱时,她不幸倒嗓,导致花样年华的她无缘再唱俊逸的小生,只能唱音色喑哑的老旦以及在幕后管“大衣箱”。越剧团解散后,大姐转岗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直到五十五岁退休,又重新开始唱戏。这些年,民间越剧团在文艺活动中频频亮相,用通俗易懂的越剧将“环境保护、禁毒普法、文明交通”等政策唱出来、演出来,成为“文艺下村”中的骨干力量。大姐笑称自己好像到幕后换了次装,后半生又回到了台上。

是啊,人生从头到尾都有戏,圆满。

作者:王征宇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