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前 爱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8-02 09:50:47
英国有一家专卖旧书和闲置物品的二手交易平台Preloved,中文被译为“前爱”,既精妙道出了人与旧书之间的情感纠葛,也表达了对旧书的尊重。
我多年来一直有逛旧书摊的习惯,常以极低价格购得一些二手书。如少年时代阅读鲁迅、老舍、梁实秋、巴金等人的作品,就是从地摊上购回来的。原主人熟读以后,觉得再无保留价值,放到市场上出售,也算是延续书籍的生命,物尽其用。其中一些早期印刷出版的旧书,版式设计、纸张都很粗糙,字体歪斜、油墨洇染、装订简陋,皆十分常见。那些由铅字油印出来的字符,满是岁月的痕迹,犹如一个嗓音喑哑的老者在呐喊所属时代的声音。
不过,好书即使时过境迁,依然是有生命力的。清人孙宝瑄的《忘山庐日记》说:“书无新旧,无雅俗。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有些书旧归旧,里面的思想内容却不过时,反而历经岁月风尘的擦拭,愈显光亮。加之一些旧书当初的发行量小,已无法再版,市面上早就绝迹了,很难买到,幸存下来的少量书籍又隐藏着许多曲折故事,是吸引该领域读者长期关注和持续购买的珍宝。
每年到了毕业季,我常看到有小贩到学校里收废旧,被当成废纸整车拉出来的书,很多还是崭新的,用过的次数想必屈指可数,总会感叹太浪费。因为造纸印书需要砍伐大量树木,而这些状况良好的二手书,却被直接废弃,非常可惜。如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让有需要的人以低价获得,重复使用,不仅二手书被善待,也是对环保的最大支持。
去过巴黎的人都知道,17世纪就开始在塞纳河畔营业的近千家露天旧书摊,是巴黎的一道独特人文风景,与卢浮宫、埃菲尔铁塔一样,是全球游客打卡必逛的地方。近年巴黎还想把这些露天旧书摊做大做强,争取能够进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让买旧书的人和卖旧书的人都从中得利。也许有一天,当我们身边所有人的观念有了改变,也都把旧书视为“前爱”的时候,二手书就真正迎来了第二春。
作者:陶琦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