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B座西窗

繁星 | 大运之舟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8-30 10:30:02

得知《大运之舟》将在扬州艺术馆内展出的讯息,到了江都本土,岂可错过,我立马赶了过去。我知道,《大运之舟》获得过“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金奖,是扬州2500年城庆的献礼之作。

去得真巧,恰逢制作者方学斌在,相见似曾相识,一聊原来竟是仙女镇龙川街上的老邻居,都在东大街住了20多年。叙了叙年龄,我还虚长他几岁。原来儿时玩伴,已成国之工匠。

放在展台上的金银细工大摆件《大运之舟》,重约2吨,镶嵌有万粒宝石,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十分耀眼壮观,尽显一种令人震撼的皇家气派。方兄告诉我,他高中毕业后就进入江都金属工艺厂,师从沈培坤、费灿生两位大师学艺。后又拜在杜方门下学习设计和绘图。几十年的历练,如今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金银细工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他突发奇想,打算制作一艘隋唐风格的龙舟,展现历代帝王下扬州的盛况,歌颂大运河的历史功绩。为此他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众多的专家学者,设计的图纸改了20多稿才定稿。夫人嗔他“鞋子跑坏几双,眼镜丢了又装,腰见瘦,不见奘(方言,粗,壮的意思)”。个中辛苦,可想而知。

龙舟长6米、高4米、宽2米,红木波浪纹底座,整体鎏金,采用金、银、铜、钢等材料打造,并镶嵌珍珠、玛瑙、松石、珊瑚等各种宝石万余粒。上有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内设金属丝雕錾编织而成的柱廊、门窗,所有的门皆可开启,所有的窗尽可转动。几千个窗格孔,用电脑数控激光切割而成,数百个斗拱,用铸造技术制成,旗杆则用现代车床车旋成形。整件作品采用珐蓝技术和镂空技术,银丝盘曲绽放花卉,龙纹缠绕环抱栋梁,镂空呈现高端华美,堪称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晶。

《大运之舟》整整耗时两年,是方学斌从艺40年来筹备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所花功夫最足的作品,制作过程无比艰辛。730天,龙舟一直在脑海里游走,何处该添金,何处该加银,何处当用铜,何处当使钢,珍珠、玛瑙、松石、珊瑚,放哪摆哪。弹、錾、雕、镂、镶嵌、掐丝等几乎所有的金银细工传统的十八般技艺轮番上阵,吃饭时,手指累得颤抖,竟然拿不住筷子。金银细工堪称“指尖上的绝活”,古人称其为“镂金像物艳于花”。工艺繁复,一丝一毫,一点大意不得。方学斌只能打坐入定,清空一切杂念……

方学斌谦虚地说,他从未敢忘自己的师傅拿出一小块金,先用豆油灯淬火,再用小锤反复敲打为巧夺天工艺术品的工匠精神。他至多算是一个致敬“指尖技艺”的朝拜者,或是又一个传灯人。

作者:工山飞月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