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世界博物馆日|以“旧”重构“新”的诗意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9 14:20:00

当时间的齿轮叩响五月的门扉,“世界博物馆日”的星光又一次点亮人类文明的苍穹。在承载千年记忆的展柜与光影交织的长廊间,我们总能在青铜器的纹路里触摸先民的智慧,在褪色绢帛的褶皱中听见历史的呼吸。支持博物馆发展,不仅是守护文明的星河,更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寻找破译未来的密码。

当金融力量注入文化传承的土壤,建行江苏省分行既用科技的温度拂去文物封存的尘埃,也在陶瓷的细腻肌理里汲取到穿越时空的能量。

读懂一座城,最好先从博物馆开始。要想解锁南京这座“世界文学之都”,中国科举博物馆绝对是最佳的“打卡地”之一。昔日江南贡院以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闻名于世,如今旧址扩建,科举博物馆以新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保存完好的明远楼、四层通高的魁星堂、竹筒书简堆砌的内墙、科举世家的金字牌坊……精巧的场景复现让人彷佛又回到那个贡生赶考、求取功名的科举时代。而新建的配套商业文化街中国科举博物馆的“Q版状元郎”文创产品最为吸睛,“金榜题名”“鱼跃龙门”“独占鳌头”等文创产品更是备受游客青睐。

“当时我们就像赴考的举子一样,项目材料写了厚厚一沓,挑灯夜战!”建行南京分行客户经理说道。在科举博物馆建造之初,该行就参与了一期和二期项目的银团贷款,其中,一期贷款份额8亿元用于古迹保护修缮和场馆建造,二期贷款份额5亿元用于商业文化圈建设。

客户经理小刘全程参与两期银团贷款项目,对这座博物馆感情颇深。项目结束后,他时常过来参观,一来二去与售票处的阿姨们熟络起来,由此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对博物馆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当下的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展陈,而且是让文物“活”出新花样的发源地。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展陈方式相交叠,古代展品与文创产品相呼映,在博物馆文旅中,每个游客都能得偿所愿。

建行南京分行在“建行生活”App搭建本土专业的旅游服务平台“莫愁旅游”,打造线上专属文旅板块,不仅能够进行预约购票,还上线了网络版旅游地图,可以实现行程规划和VR实景讲解,并包含优惠立减活动。金融科技的灵活运用助力打开了文化传承的“流量密码”,让旧遗址“活”起来、“热”起来。从为南京博物总馆下辖“七馆两所”、南京城墙等文化单位办理“聚合支付”,实现便捷收款到整合文旅资源,再到入驻“建行生活”平台……在文旅产业发展的版图上,建行南京分行的金融足迹清晰可见,时刻相伴。

博物馆类型多样。艺术品博物馆的存在,更多是通过梳理对文化符号的发展脉络,提升公众的审美文化素养,维护艺术的文化属性,并为游客提供公共的精神空间。

探访艺术品博物馆,从传统工艺中学习创新表达的艺术,让工艺焕发新生,和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有异曲同工之妙。4月中旬,建行南通分行组织120名员工赴无锡宜兴陶瓷博物馆参观学习。在这座承载着7000年制陶史的文化殿堂中,一件件跨越时空的展品让人触摸到中华文明的脉络。从新石器时代的粗陶到明清紫砂的精工,从均陶的斑斓釉色到精陶的细腻肌理,陶瓷不仅是工艺的结晶,更是匠人精神的永恒见证。

校对  潘政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