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季水果怎么选?农场主揭秘:阳光玫瑰每斤8元是共赢点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3 21:58:00
南京街头巷尾,浓郁的果香宣告着初秋的盛宴正式开场。8月13日,记者走访多家水果店发现,晶莹剔透的葡萄、粉嫩饱满的水蜜桃、色彩鲜艳的彩虹啤梨被摆放在C位,成为当之无愧的销量担当。“应季水果如何挑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时令水果身价几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河西一家综合体商超的水果店铺看到,水蜜桃、葡萄、冬枣、榴莲、苹果等时令水果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充足,但价格呈现分化:苹果每500克价格普遍在15-25元之间,较往年同期上涨较大。阳山水蜜桃每500克16.8元,较往年同期上涨1-2元,冬枣19.9元/盒(约1000克),价格微涨; 葡萄的价差有些明显:本地产巨峰葡萄每500克约6-10元,“阳光玫瑰”晴王葡萄则33.8元-69元不等;泰国产金枕榴莲每斤17.9-28.9元,较往年同期略降。
图为一位顾客在挑选时令水果。实习生 周舒越 摄
“糖度16+的巨峰性价比高,晴王走的是精品路线。”某店主解释价差根源。为满足上班族便利需求。据称,开盒即食的现切拼盘果盒近日也成门店新宠。
“不时不食”邂逅消费理性
“老祖宗说‘顺时而食’,但钱包得精打细算。”在社交平台上,有关“选应季的,还是选性价比高的水果”成了热门话题。网友“营养专家李教授”对此解读:“当季水果营养峰值更高,但不必神话‘贵价’——国产阳光玫瑰与进口晴王营养差异有限,消费者更需关注新鲜度与糖酸比。”这与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近日“不迎合低价”的宣言形成呼应:当企业试图教育消费者认可品质溢价时,大众却在价格与价值间反复权衡。
针对“水果是否越贵是否越好吃”的迷思,南京江宁区私享时光农场负责人李先生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水果消费正从身份符号回归实用主义。
他建议消费者掌握几条原则:一是时令优先,但当季水果应等上市了一段时间后再尝鲜,这样口感更加醇厚,价格也适当回落到大众心理承受区间,错峰购买将下市水果,价格或可降3成;二是水果不“采青”也不追齁甜,比如买阳光玫瑰葡萄,那些提早上市的高价葡萄还未到成熟,又贵又酸,而有些品种的葡萄又太齁甜、糖分超标,既非最佳口感,也不利于身体健康。“真正的底糖能达到16、17,顶糖达到18、19,这才是葡萄该有的清甜可口。”三是价格方面,其实是有一本经济账的,像阳光玫瑰葡萄,若是一亩地挂到3,000斤葡萄,它就会香甜,就会好吃,你如果每500克不卖到8元,种出来是亏钱的。但你非要卖到每500克二十多元,又会有很多人喊贵。若是片面追求产量挂果超标,也会影响葡萄的口感。
“把水果卖到合适的价格,让寻常人家都能吃得起,让果农也有钱赚,这样才是产销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专家提醒:每日水果摄入量建议200-350克,适量食用水果可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但过量食用高酸度水果可能损伤胃肠黏膜,还可能对牙齿和骨骼造成损害;在品尝水果的甜蜜时,也要注意适量,冬枣、葡萄等含糖量较高品种,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选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陈哲 实习生 周舒越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