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今年上半年江苏沿海地区增长5.7%,超过1.25万亿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9 21:23:00

图为发布会现场 徐兢摄

9 月29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三场——“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期,全省召开了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是继去年沿海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可见江苏对沿海地区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沿海地区发展取得哪些成效,下一阶段有什么重点计划和打算?一起来看看。

江苏省发改委介绍,“十四五”以来,沿海地区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特别是连续5年迈过5个千亿级台阶,今年上半年沿海地区增长5.7%,超过1.25万亿元,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产业科创融合发展实力持续提升。以海洋产业特色园区、涉海科创平台、龙头领军企业为重点,推动产业向新兴领域和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哈工程长三角高等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纷纷落户,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这说明整个产业的发展能级到了一定的水平,船舶工业、海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全国第一,一批“大国重器”先后落地,如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等“首艘”“首台”重大装备,盐城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居全国首位,沿海向新的态势非常明显。

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效统筹。在生态保护方面,基本建立覆盖沿海三市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陆海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系统全面推进,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达84.4%,累计完成137个风貌塑造重点项目,“三个百里”滨海特色风貌逐步显现。在绿色发展方面,这几年重点围绕绿电和零碳园区的建设,重点培育9家省级零碳园区,还有10个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应用试点,盐城市入选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千瓦,为沿海城市最高。

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江苏具有非常独特的江海联动优势,形成了“L”型的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占比超过全省一半,在52%左右。同时,围绕这样的空间布局,江苏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一是港口支撑能力的提升,比如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等一批航道码头重大项目建成投运,江海河联动的体系建设正在加快形成;二是陆上交通支撑能力的提升,比如徐州-连云港中欧(亚)班列集结中心获批建设,高铁、高速公路建设持续加快。

当前,江苏正按照省委最新部署要求,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主要是先把“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完成好,同时谋划好“十五五”发展思路:一是向“新”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海洋特色产业硬实力,夯实临港优势产业基本盘,锻造产业迭代升级“新引擎”,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是向“绿”发展。沿海最大的特色是绿色,强化生态环境问题全链条整治,进一步挖掘绿电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一批零碳园区和绿色工厂,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推进新的绿色技术在沿海的深度应用,这是我们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三是补沿海地区交通的短板。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质增效,持续增强港口发展能级和近远洋航线支撑能力,依托“水运江苏”建设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发挥江海河联运优势,鼓励更多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强化重要涉海载体支撑带动。已经布局的沿海地区各类园区、科创平台等载体要进一步转型升级、提升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和人才链,特别是人才链。

五是促进沿海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沿海高质量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到成果为人民共享方面来,加快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新事新意”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沿海地区新实践。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