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这家专注“红娘”的公司拟赴港IPO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6 17:25:00

扬子晚报网10月6日讯(记者 范晓林 薄云峰)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单身人口达到2.4亿,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人单身。近日,在线情感社交平台“伊对”母公司米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米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赴港上市。

米连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者是两位校友:任喆2001年毕业于燕山大学,2004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IBM、德勤咨询、甲骨文(中国)。朱晓朴同样毕业于燕山大学,此后在摩托罗拉任职。

2011年,任喆和朱晓朴一起创业,两人先做了一款旅行社区类产品,但反响平平。2015年,任喆和校友朱晓朴嗅到相亲交友市场的前景,随即创办米连科技,后来第一款产品伊对诞生。

随后,第一款移动应用产品“伊对”诞生。这是一款面向下沉市场的交友APP,团队多次试错后抛掉探探、Tinder等一线年轻人的自主社交方式,针对中国人介绍对象的习俗,转而引入“中间人”作为红娘。

招股书显示,靠着交友刷礼物等各种付费,公司在2024年营收超20亿元。

招股书内容

招股书披露,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米连科技分别实现收入10.52亿元、10.34亿元、23.73亿元、19.17亿元;同期毛利分别为4.70亿元、4.47亿元、10.82亿元、9.49亿元,毛利率为44.6%、43.3%、45.6%、49.5%。不过,招股书报告的前两年,米连科技连续亏损1300万元和1680万元,直到2024年才正式盈利。2025上半年盈利为2.62亿元。

“伊对”官网内容

伊对的商业化模式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最开始推出的文字模式收效甚微,团队开始尝试语音直播,尽管用户逐渐增多,但几乎没有人付费,高昂的成本也曾让伊对走到危险边缘。

后来才开始有用户付费。一番尝试后,团队把付费门槛从20元缩减到2元。2018年,伊对月活用户超100万,进入了投资人的视野。

2019年6月,蓝驰创投独家投资数千万元 A 轮融资。半年后,由XVC领投,蓝驰创投跟投,米连科技再次拿下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2020年,公司一举拿下近亿美元的B轮系列融资,由小米集团、云九资本领投,人民网、顺为资本、光源成长基金,以及老股东蓝驰创投、XVC跟投。

“伊对”官网内容

资金到位后,团队推出一个面向年轻人的社交软件“贴贴”,并尝试进军海外。“贴贴”是米连科技旗下的一款语音社交应用,主打年轻人市场,通过实时视频、语音、文字等方式提供基于共同兴趣的社交功能。该应用允许用户将好友照片贴到对方桌面小组件,实现趣味互动,并支持多人连麦、主题语音派对等功能。其特色在于利用智能推荐算法匹配兴趣相似的用户。时至今日,米连科技月活用户已超过1亿。两位校友联手创业,终于走到IPO门前。

记者下载“伊对”app发现,其关键宣传语为“找对象·上伊对”“更真实·遇见TA”。作为婚恋相亲类app,用户下载时,需填写注册用户手机号码、婚恋相亲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等信息。

目前从社交平台来看,人们对于“伊对”的创新意识点赞,但质疑的声音不少,网上留言包括“从来没听过这个app”“伊对对婚恋脱单这个事情没有太大的贡献”“没有什么新点子,婚恋业务线上并不真的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