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考研双开花!江科大龙凤兄妹“双线作战”同上岸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0 17:08:00
“傍晚七点,我在海韵湖边散步,耳边是微风拂面而过的声音;而哥哥或许在图书馆奋笔疾书,耳边是沙沙作响的翻阅声。”
“晚上八点,我在宿舍看喜欢的动漫,眼前是人物激情格斗的画面;而妹妹或许在跟朋友逛超市,眼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
这便是龙凤兄妹佴成和佴嫱的大学日常。
5月20日,记者从江苏科技大学获悉,佴成和佴嫱都是2021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妹妹佴嫱现已成功保研至河海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哥哥佴成也已考研上岸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儿时兄妹
深耕与抽穗:在学术田野上的拔节
妹妹始终有清晰的规划和不凡的毅力,这让家里人都十分放心。
“要提前想好走哪一条路,选好了就不要后悔”“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得坦然面对压力和困难”“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给自己一个确定性,惊涛骇浪中定有立足之处。”这就好比插秧,只有脚稳稳地踩在田地里,身体才能保持平衡,眼睛看脚下才能更好地找准位置,将秧苗稳稳插入泥土中,不歪不斜,让秧苗扎根稳固。如果脚不踏实,眼好高骛远,就难以控制秧苗的插入深度和角度,秧苗容易歪倒或漂浮,不利于生长。考研保研亦或是为人处世,都是这个道理。
本来没有下定决心考研的哥哥,在妈妈的鼓励和妹妹的支持下坚定了考研的想法,“我想着,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于是,一场“持久战”开始了:每天背50个单词,复习150个单词,花最主要时间学习数学,专业课刷大量题目,在最后一段时间尽己所能延迟学习时间。“焦虑、压抑、努力”,这是哥哥形容考研阶段的三个词,但现在他长吁一口气说:“终于可以放松了,感觉自己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向着学术更高峰攀登,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对自我的寻觅。哥哥逃脱了曾经令他迷茫的灌输式学习怪圈,明白了如何自我学习;妹妹则开拓了眼界,看到了更高层次院校的教学水平和设施,遇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优秀老师与同学。
家的气候:嬉闹风雨后的共同进步
“我们的家庭氛围特别好,有一个心态超好的妈。”佴成毫不吝啬地“炫耀”起妈妈。
小时候,佴嫱非常怕黑,哥哥察觉到后,便经常躲在楼梯拐角,伺机吓唬妹妹。一旦妹妹被吓到后,不可避免的一场“追逐战”就此拉开帷幕:你追我赶,你打我躲……出乎意料的是,就算两人打得不可开交,妈妈也不会阻拦甚至偏袒着谁,反倒在旁边云淡风轻地呵道:“你们俩出去打,谁打赢了,谁回来。”
原本激烈交锋的两人顷刻间像被按了关机键的小机器人,没了劲头。直到妈妈端着香喷喷的饭菜上桌时,这才恢复了元气。有意思的是,佴嫱喜欢吃蔬菜,佴成喜欢吃荤菜,两相配合,基本上每次都是“光盘行动”。“有一说一,妈妈做的菜是真的好吃,我在学校里经常想念妈妈做的饭菜!”佴成分享道。
长大后,两人也经常嘴硬互损。当聊到妹妹在哥哥考研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时,妹妹发出灵魂回答“若有若无”引得大家捧腹大笑。哥哥也在一旁笑道:“是的,没有她我也可以。”然而事实是,妹妹会教哥哥如何寻找资料、做自我介绍、制作简历。考研结束后,妹妹也会第一时间请哥哥吃饭,时刻关注哥哥的状态。“清明在家的时候还没出成绩,他就一直很焦虑,怕自己考不上。但知道自己考上后,我看他就搁那儿傻乐着,连走路都带风。”
大学兄妹
双轨同行:默行中的暖光相随
从幼儿园到大学,兄妹俩大部分阶段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虽然彼此的社交圈与爱好不同,但两人并非不相交的平行线。
儿时,当哥哥得知妹妹生病去医院时,会急切地在家中询问,“妹妹呢,妹妹呢”;当妹妹得到美食时,也会满世界寻找哥哥分享。初中时,妹妹会因为吃撑了走不动路,拽着哥哥的衣角,而哥哥会任劳任怨带着妹妹回家。到了大学,有来有往的情感传递仍在继续。帮忙带饭带快递对于兄妹俩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哥哥的第一只头戴耳机是妹妹送的生日礼物,哥哥也会花心思挑选口红作为回礼。
“虽然我们的社交圈不一样,但是每次我出去玩,总会给他带个小甜品或者小东西,他下一次就给我买东西。”“我们不仅是家人,更是很好的的玩伴,无所谓哥哥妹妹。”对方的实际行动,成为了他们说出这些话语的底气。
当被问到步入研究生阶段后,哥哥会不会经常联系妹妹,哥哥打趣道:“她会嫌我吵吧,如果她不嫌我烦的话,我可以在每星期给家里打一次电话的时候,也联系一下她。”不出所料,妹妹笑笑说:“我会嫌他烦的。”
但谈及哥哥对自己的关照时,妹妹说:“他会很照顾我,很多时候不外露,但当他知道我不开心的时候,总会笨拙地行动,我能看得出来,心里面也很开心,阴霾一扫而空。”“妹妹是一个嘴硬心软的人。”哥哥如是说。
佴成与佴嫱用行动诠释了亲情的力量——无需华丽的言语,笨拙的关怀足以温暖彼此;无需刻意的陪伴,默契的互动早已成为习惯。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笔耕不辍,光自会照耀到我们身上。
请相信温暖会常伴身旁,回报会如期而至。
通讯员 吴怡璇 方苏涓 居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