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徐州黄山派出所:“云安守望”织就共治平安网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0 19:50:00

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黄山派出所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深入推进分局党委部署的“公安搭台、各方参与、民众共享”的“云安守望”一体联动工作机制,深化打造“警保物联盟”,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科技赋能支撑,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该所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5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160余处,可防性案件下降12.1%,交出了一份平安建设的亮眼答卷。

构建多元共治“生力军”

“民富园92号楼楼顶有黑烟,估计是发生火灾。”5月13日,民富园义警队在“警保物联盟”微信群中反映民富园发生火灾,值班民警和联盟成员迅速赶赴现场,同步将信息告知消防部门,合力将火扑灭,及时挽回群众财产损失。

黄山派出所打破传统警务单打独斗模式,创新推出“1+N”群防群治体系。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中枢,整合辖区义警、小区物业、校园保安等社会力量,组建11支专业化联防队伍,建立50余个联动微信群,实现信息“秒级传递”,形成覆盖全辖区的“平安细胞网络”。

“联盟成员均可直接在群内发出诉求、提供线索,综合指挥室民警在群内秒级响应、扁平指挥、快速处置,即使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事项,仍然坚持‘先受理、后移交’,积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跟进、密切配合、联动处置。”黄山派出所所长刘开孜介绍。

为提升队伍战斗力,黄山派出所明确“警保物联盟”成员巡逻防控、矛盾调解等6大类32项职责,并通过培训实战化,每月开展应急处突、证据固定等专项训练,今年已组织模拟演练17场,累计奖励优秀义警22人次,真正实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治理效能。

打造风险防控“过滤网”

4月21日晚,黄山派出所组织“警保物联盟”成员,按照“七色管理法”所标注信息,分组逐户核实人员信息,了解是否有困难儿童家庭需要帮助,征求群众对社区管理的意见建议等。同时邀请近期被诈骗受害人与工作人员同行,现身说法讲述犯罪嫌疑人惯用的诈骗手段,强化居民安全防范意识。

“‘七色管理法’根据社区人员、房屋属性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不同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人口、房屋属性。”绿地北社区民警张旭介绍,针对社区人员变化大、问题多、管理难等问题,“警保物联盟”发挥其人熟、地熟的优势,结合“七色管理法”对辖区每一栋楼、每一户进行深入排查,全面掌握辖区各类风险隐患。

“派出所牵头组织清理和整治,飞线充电、僵尸车、私设防盗门、占车位、占用消防通道、楼道内堆放杂物等治安、消防隐患,现在生活环境好了,咱们的业主生活舒心多了!”民怡园小区物业刘经理告诉记者,为切实解决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等“老大难”问题,黄山派出所从惠民利民角度,联合各小区物业、业委会详细谋划,因地制宜对辖区小区进行科学化改造。

针对基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黄山派出所建立联动隐患排查机制,推行“民警+网格员+联盟成员”组团工作模式,对校园、商超、小区等重点部位开展“过筛式”检查,联合应急、住建等部门开展电动车违规充电、高空抛物等专项整治,通过“现场整改+限期回访”方式,推动重大隐患清零。

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学校门口车多、人多、事故多,现在设置了安全通道防护带,上下学都有民警执勤守护,指挥交通,我们作为家长放心多了!”辖区群众王先生的孩子在东苑中学上初中,之前校门口附近车流量大、人员复杂,每次孩子上学很担心。

为此,黄山派出所积极探索建立校园安全联动机制,依托“警保物联盟”力量,在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延伸校园周边巡逻防线,在上、放学高峰期,投入公安+校园+社会力量站好“护学岗”,切实做到“管控严、无隐患”。会同教育、交通、应急等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多元防范机制,协同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大检查等综合治理工作,合力找准风险隐患,精准解决漏洞短板。

“校园安全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大,而且都是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需要各个部门密切合作才能长治久安。”黄山派出所副所长段道通说,黄山派出所建立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充分发挥“警保物联盟”人员优势,联合教育、学校等部门及时深入校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成效。

此外,黄山派出所积极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路况复杂的学生通道进行改造,并设置300米校园出行安全通道“防护带”。同时在学校加装50个监控摄像头和一站式报警器,将监控视频接入“平安护苗”工作站和综合指挥室,确保校园周边24小时监控全覆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通讯员 王野 朱鹏宇

校对 王丽丽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