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05后”学子手抄9米长《孙子兵法》,这是小伙和曾祖父跨越七十年的“精神接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21 11:25:00

扬子晚报网5月21日讯(通讯员 许怀芝 记者 陈咏)记者21日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校智能制造学院2304机电技术王子嘉同学,近日完成一幅长达九米、写满繁体字的《孙子兵法》手抄书卷。这位“05后”学子耗时两个多月,完成6000余字文言文誊写,用独特方式诠释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用心创作

“曾祖父教育我什么是军人的脊梁,从小我就对军事、军人充满敬意。”谈起创作初衷,王子嘉的目光投向书卷旁的泛黄老照片——一位身着50年代军装的老人,正是影响他成长的曾祖父。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炮兵,这位老兵的战场记忆成为讲给孙辈听的启蒙故事。这些故事,在少年心中埋下了报国火种。

记者了解到,面对这份特殊“作业”,王子嘉遇到的挑战超过预期。书卷中密集的繁体字和生僻文言文,让机电专业的工科生屡屡提笔踌躇。“‘兵者诡道’四个字就练了三十多遍。”王子嘉展示手机里存留的200余张练习草稿。为精准理解文意,他揣摩出“三步研习法”:逐句手抄、扫码翻译、战术推演,以现代思维理解触达晦涩兵法。

一丝不苟

记者看到,王子嘉书卷第37列“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墨迹旁,留有铅笔标注的机电专业笔记:“如同自动化系统中的冗余设计,既要基础架构稳固,又需智能模块创新。”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碰撞思考,指导老师给他点赞:这是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案例。

在短视频盛行的快节奏时代,手抄经典耗时费力,何以如此?王子嘉有着清醒认知:“练字是与先贤对话的过程,每一笔都在回答‘我们是谁’的文化命题。”他的行动,引发校园热议,他所在的机电专业学生更是自发成立“智械兵法社”,将《孙子兵法》系统思维应用于机器人编程。

9米长卷

“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临摹,而是当代青年对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云表示,“当‘手写心悟’遇上数字原生代,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青春方案。”据悉,这幅承载家族记忆与文化追寻的长卷,即将亮相校庆传统文化展。王子嘉的“兵法修炼”仍在继续——他正尝试用3D建模技术复原曾祖父描述的50年代炮兵阵地,并计划开发《孙子兵法》文言文智能校对程序,“先辈用热血守护山河,我们要用智慧铸造新的长城。”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