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连云港有“水晶宫”?

来源: 连云港发布

2025-05-21 17:19:00

北宋海州人李慎言

梦中来到水晶宫

但见“水晶宫阙,高插重霄”

“池中菡萏盛开,芳香沁骨”

宫女们衣着华丽

口歌新声,词俱清婉

李慎言醒后尚录有二阕

后世称其“因梦得诗”

此事见诸《嘉庆海州直隶州志》

《梦溪笔谈》等志书典籍

李慎言梦境中华彩绚丽的水晶宫

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连云港古称朐县、海州

自古山海相拥、物产富饶

秦汉至南朝宋泰始前

朐县曾经隶属东海郡、东海国管辖

北朝东魏武定七年(549)因海设州

《隆庆海州志》记载

海州“东滨海道”“沧海渺㳽,茫无际汇”

这块古老的土地

历经亿万年沧海桑田

地壳不断运动变化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

各类矿物质相互碰撞、挤压、组合、富集

通过地质内生作用和变质作用

生成水晶矿体

赋予连云港最为纯洁无瑕

璀璨夺目、珍贵稀有的天然宝藏

东海水晶

考古资料显示

从东海大贤庄遗址

新沂花厅文化遗址和海州汉墓群

出土的水晶刮削器、水晶饰品

和水晶雕刻件推算

东海水晶的发现和利用

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

海州小焦山戴胜墓出土的两只水晶饰品

具有汉代水晶工艺品风格

说明早在2000年前

人们就已经把水晶

作为装饰物日常使用

《隆庆海州志》

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海州志

在“卷之二·山川”记录了

地理堪舆方面的内容

“牛山,去州治西南七十里。

山下有石,故名”

《康熙海州志》明确记载

“牛山,去州治西南七十里。产水晶石”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也有记述

“牛山,州西南七十里。《江南通志》:产水晶石”

志书所载的牛山

即在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境内

东海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境内蕴藏着39种矿藏

矿床、矿(化)点共153处

石英总储量高达3亿吨

水晶作为主要矿产,也是特色矿产

以其质量好、规模大、

易采易选、经济价值高而独具特色

储量约30万吨,含硅量达99.99%

总储量及品位均居全国之首

水晶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

东海盛产白水晶

还有紫水晶、墨水晶、黄水晶、绿水晶

以及茶晶、发晶、粉晶等罕见品种

现陈列于中国地质博物馆,重达4.35 吨

“水晶大王”就出自东海

后又相继发现“水晶二王”(2.1吨)

“水晶三王”(1.99吨)

“东海水晶甲天下”由此闻名于世

恰如李慎言梦境所见

在古人的心目中

仙界圣境总是和

水晶宫殿分不开

如果提到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

书中最著名的建筑物

莫过于藏满奇珍异宝、矗立天河神珍的

东海老龙王的水晶宫

《西游记》第三回:

“老龙大喜,引入水晶宫相见了”

第八十三回:

“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

踏倒水晶宫”

▲水晶雕刻 大圣

收录于《康熙海州志》“卷之十·词翰”

明朱世臣所写《水帘洞》一诗

描述花果山风光旖旎,恍若仙境

吴承恩游历海州后创作《西游记》

想必看到古时云台山矗立于东海之中

听闻西去数十里牛山盛产水晶石

因而将其作为花果山、水帘洞

东海水晶宫的重要创作背景

水帘洞

明·朱世臣

半壁飞泉今古流,水晶宫阙景悠悠。

仙机点断人间巧,织就珠帘不用钩。

水晶宫不但在明代大放异彩

在其他朝代的小说剧目

诗歌辞赋也多有涉及

李好古所著元杂剧《张生煮海》第一折

“深居富贵水晶宫,我便是海中龙氏女”

明许仲琳所著《封神演义》第十二回

“那哪吒洗澡,不觉那水晶宫已晃的乱响”

五代词人毛文锡《月宫春•水晶宫里桂花开词》

“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

唐张祜《东山寺》

“半夜四山钟磬尽,水精宫殿月玲珑”

宋叶子强《奉赋水仙花诗以谢提宫龚丈之贶》

“水晶宫阙云母軿,列仙夜宴晓未阑”

王之道《晚憩闻雷》

“湖外山光入座来,水晶宫阙翠屏开”

孙居敬《贺新郎·风月为佳节》

“更湖光,平铺十里,水晶宫阙”

时光荏苒,不觉千年

古人脑海中构想的水晶宫图景

今天已然化为现实

在东海西双湖畔

一座晶莹璀璨、巧夺天工的

现实版水晶宫

“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拔地而起

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

唯一以水晶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集水晶精品展示、学术研讨

国际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

汇聚了东海及世界各地品质最好

工艺精美的天然水晶和水晶工艺品

共分开天辟地厅、鬼斧神工厅

气象万千厅、姹紫嫣红厅

以及精品厅、临展厅等六个展厅

馆藏水晶精品1100余件

是一座当之无愧的人造水晶宫

中国东海水晶城

毗邻东海水晶博物馆

是国内最大的水晶交易市场

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

水晶交易专业市场主体

包括1、2号交易主馆

和购物中心、淘晶广场

已入驻7000余家水晶商户、企业

东海水晶博物馆与中国东海水晶城

共同构成东海水晶文化旅游区

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人们再也不用寻梦水晶宫

现实版的东海水晶宫

作为连云港的重要标识性建筑之一

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

乃至全球的客商纷至沓来

据不完全统计,自唐宋以来

有300余篇咏叹水晶的诗歌问世

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大诗人

都有水晶诗词流传

如李白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韦应物的《咏水精》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

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经典之作,传承不衰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历海州印象深刻

其平生所写诗词多处提到水晶

《念奴娇》:“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欲往湖州,见孙莘老,别公辅、希元、彦远、醇之、穆仲》:

“记取上元灯火夜,道人犹在水晶宫”

《浣溪沙》:“水晶盘莹玉鳞赪”

▲水晶雕刻 和和美美

海州相才编纂

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刊行的《朐阳纪略》

对海州的地理、气象、

人文、物产分别作以记述

“物部”特别收录水晶一文

讲述了水晶石产地、分布、种类

采掘、用途和传奇

▲水晶雕刻 收获

水 晶

天地精英,不钟于人则钟于物。荆州瑶、琨,雍州球、琳、琅玕,于人无益。其有益于人,惟水晶乎!

吾朐西乡,地出水晶苗,必有礓子,黑夜遥望有火,识而掘之见礤子头,下必有晶。有数尺得,有数丈弗得。晶以泥为璞,大小不齐。什袭下苏,贾于眼镜店,价多者百金。制为镜,平光、粗花、老光、近视,无不恰合,字小镜之即大。店识晶,能辨山南山北。山南有火,山北者佳。白虎山麓僧院墙西出礤子头,下有晶;锦屏山有晶,有黑晶、茶晶。

吾朐三百年无文进士,出水晶,不钟人,钟物。平明朱任庵在出晶之乡,已会转钟诸人矣!

相才认为,美玉、美珠等与人无益

只有水晶对人有益

并以清代进士朱路(字任庵)

作为水晶益(钟)人的例证

着实令人感慨

▲水晶雕刻 奔马

清乾嘉学派王良士

对怪石嶙峋的云台山东磊风景颇感兴趣

“但知其宫如水晶,不知其谷如葫芦。”

该诗收录于海州人许乔林

所辑《海州文献录》

许乔林也是乾嘉学者

所辑《朐海诗存》

是海州第一部地方诗歌总汇

前后两辑共收录

324位诗人的诗作2065首

其中有许多带有水晶的诗句

《读元诗绝句》:“不信水晶宫里客,苦将真本学兰亭。”

《消寒四咏》:“文火炊寒玉,花磁贮水晶。”

《拟唐人古意诗》:“玳瑁梁间社燕栖,水晶帘外晓莺啼。”

在古代,人们将水晶称为

“水玉”“千年冰”“菩萨石”等

水晶以“莹如水、坚如玉”被视为圣洁之物

白水晶还是佛教七宝之一

被誉为“摩尼宝珠”

▲水晶雕刻 大圣归来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硬度强、透明度高、双折射、熔点高

在装饰佩戴、收藏观赏

医疗保健、艺术品创作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

水晶还因其特殊的军事和工业用途

被国家列为稀少特种矿产品

▲水晶原石 晶簇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

水晶“辛,寒,无毒”

能治病,久用可轻身延年

清东海诗人汤国泰《牛山水晶行》记述

“牛山水晶为眼镜永久不裂,为天下之最”

《古朐考略》“食货考·货属”

亦将其列为古海州特产之一

“盐,靛,水晶,蜜,木棉”

▲水晶球

改革开放以来

东海水晶产业蓬勃发展

现今已成为东海县第一号富民产业

带动全县30万人从业

并与世界接轨

成功将东海水晶推向全球

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晶集散地

2001年,东海县被农业农村部

授予“水晶之乡”称号

2003年,东海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授予“中国水晶之都”称号

2007年,东海水晶获批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下设的世界手工艺理事会

授予中国江苏省东海县

“世界水晶之都”称号

统计数据显示

2024年,东海水晶交易额达460亿元

其中电商交易额占比高达70%

水晶产品除畅销国内

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加坡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1季度

水晶交易额已达116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10%

一块“石头”火了一座城

年初以来

东海水晶大集爆火出圈

吸引全国各地游客争相打卡

迎来人气高峰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

东海水晶文化旅游区

成为游客感受水晶文化

选购水晶商品的绝佳去处

来中国水晶之都,游世界水晶之都

品鉴天地精华,乐享世间奇珍

您还在等什么?

关于港城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作为一座从神话中走来的城市,连云港有着独特西游文化、山海丝路文化、淮盐文化等地方文化,绽放着绚丽的人文风采。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策划推出《港城文脉》专栏,在连云港发布首发推送,邀请文史专家,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现港城人文底蕴,让用户深入了解港城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港城文脉。

文史专家:朱磊  陆海涛

资料来源:《连云港市志》《东海县志》《中国东海水晶志》《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东海年鉴(2024)》等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