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海安市开展上半年党建、政法工作巡查

来源: 海安发布

2025-07-05 15:52:00

7月4日上午,江苏省海安市委书记谭真率队巡查上半年党建、政法工作。海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长江,海安市领导杨江华、张勇华、钱旭东、顾黎峰、张红霞,海安市人民法院院长秦昌东参加活动。

谭真一行先后巡查了开发区东城社区三组团、丰产村幸福大食堂、开发区法庭、汪政工作室、高新区喜润城广场、海陵社区等处,详细了解了全市上半年推进党建、政法工作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和特色亮点。

老旧小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方面,开发区党工委以东城社区三组团为试点,创新推行“议+益”工作法,通过构建“红色网格”组织体系、“多元议事”协商平台、“精准服务”惠民机制,实现“议”聚民心、“益”惠民生,激发“1+1>2”的党群共治效能。谭真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体系化推进,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积极探索物业服务管理模式,完善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盘活利用小区公共资源,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办实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丰产村幸福大食堂作为开发区首家村级公益食堂,自今年5月份运营以来,累计就餐人数达16500余人次,支出村民就餐补贴8060元,预计全年增加村集体租赁收入8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进一步深化完善村级公益性食堂监管体系,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创新路径。谭真强调,要坚持“监督关口前移、制度建设先行”,健全村级公益性食堂监管体系,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放心食堂”。

2023年以来,开发区法庭审结道交类案件1843件,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护航“平安海安”建设。谭真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强化“如我在诉”的意识,做实做细道交领域纠纷专业化调解,尽早介入、因案施策,丰富方式方法,积极构建优质高效便捷的“道交一体化”特色品牌,以法治力量为群众保“驾”护“行”。

汪政工作室依托汪政老师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深厚造诣,以及其长期担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终评委的专业影响力,成为连接全国文学资源与本土创作力量的重要枢纽。谭真要求,各相关单位要持续加强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利用,提升文化空间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要定期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群众满意度。

海安喜润城广场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商户180余户,从业人员1500余人。2025年3月喜润城商圈党支部成立,现有党员8名。谭真详细了解了喜润城商圈党支部组织构架、党员队伍、协同运行等情况。他指出,做好商圈党建工作,有利于密切联系新就业群体,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商圈经济健康发展。要完善商圈服务驿站功能,推动商圈阵地提档升级,进一步丰富完善阵地服务周边商户和群众的各项功能。

海陵社区党总支坚持把统战工作作为“书记工程”,在服务中增进共识,在共建中深化团结,逐步探索出一条“小社区大统战”的实践路径,2023年被评为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2024年建成全国首家位于社区警务室的网络作家创作室。谭真表示,侨胞之家是侨联组织联系侨胞的重要阵地,要进一步加强指导与支持,推动侨胞之家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切实把侨胞之家打造成侨胞可信赖的温暖家园,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为海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巡查过程中,谭真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效能,针对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持续创新治理方式、完善治理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提升精细化治理的能力。要有力有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落实整改整治各项任务,坚持开门教育,持续推进“一支部一实事 一党员一承诺”,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完善法治体系建设,坚决扛牢新时代政法工作职责使命,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融媒体记者:曹京郊 濮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