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安,get“开国第一宴”同款!
来源: 海安发布
2025-07-07 15:18:00
夏风熏蒸,蝉鸣聒耳,小暑携着热浪悄然而至。空气里的气息悄然转换,餐桌上的风景也随之流转。循着节气更迭的密码,我们总能在时令的馈赠里,寻得最熨帖脾胃的滋味。
今日,我们走进一位深谙“不时不食”之道的淮扬匠人的后厨烟火,看他是如何用故乡的技法和第二故乡的食材,去烹煮出独属于夏日的别样风味。
四时而食 第⑩期
小暑 · 暑煨软兜芽缠香
·
【小暑 · 软兜长鱼】:黄鳝、韭黄、花雕酒、葱姜蒜等调料。
黄鳝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补虚强体、调节血糖、改善贫血等作用。
【小暑 · 绿豆芽粉丝煲】:绿豆芽、红薯粉、肉末、葱姜蒜等调料。
绿豆芽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促进消化的作用。
“小暑鳝鱼赛人参”,此时的黄鳝,经过冬季的蛰伏和春季的复苏,正是体态壮硕、肉质肥厚的时候,滋味也达到了顶峰。
“新鲜的黄鳝用沸水烫一下,然后去骨、去内脏,留下鳝背上最嫩的部位。”某酒店行政副厨师长祁元成告诉记者,这也是“软兜”之名的由来,是黄鳝最经典的做法之一。
“冷水下锅,加入花雕酒去腥,焯水烫一会儿。”期间,祁元成全神贯注地盯着锅中鳝鱼的细微变化,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精准把握时间和火候,“时间不能太长,要保证它本身鲜嫩的口感。”
随后,热锅宽油,蒜末爆香,滑入改刀后的鳝丝,瞬间,“滋滋”声响彻厨房,烈火烹油间,香气轰然而起。适时倒入提前调配好的料汁,再勾个薄芡。随着温度升高,酱汁逐渐浓稠,鳝丝也裹上油亮的酱色。
以炒韭黄铺底,覆上刚出锅的炒鳝丝,黄鳝的醇厚鲜香与韭黄独有的辛香清冽刹那相逢,“撒上姜丝、葱花后,淋上热油,激发香气。”祁元成手腕轻转,一道淮扬名菜便完成了。
从漕工充饥的“土腥货”,到开国第一宴的“头牌”,软兜长鱼凭借鲜嫩如绸缎的口感,成为无数食客的“舌尖白月光”。
与软兜长鱼的浓墨重彩相比,绿豆芽粉丝煲显得格外素净。但这道看似简单的菜品,却是暑热难耐时,餐桌上不可多得的清爽风味。
红薯粉丝提前用温水泡发,既不能太硬,也不能过软。绿豆芽则要选短粗饱满的,掐去根部,留下脆嫩的一段。肉末最好选用三分肥七分瘦的猪前腿肉,“这样才能保证煸炒出香,却不油腻。”祁元成细心地介绍着每个食材的选用。
厨房里,灶火正旺,祁元成手法娴熟地将葱姜蒜和肉末同时倒入油锅中煸炒,待肉末变白,倒入生抽、老抽、糖翻炒均匀,炒至香气四溢,随后加入泡发好的红薯粉丝,爆炒一分钟左右后,倒入焯好的绿豆芽。
大火快炒是这道菜的关键,“火候到了,粉丝才能又糯又不黏牙,豆芽又脆又不生。”说话间,祁元成手腕一抖,锅中的食材便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肉末细小如蚂蚁般分布在粉丝和豆芽上。待粉丝变透明,便可出锅。
“绿豆芽清热解暑,红薯粉丝养胃,配上一点肉末提鲜,既开胃又不会太油腻。”这位有着22年厨龄的淮扬菜大厨,对时令食材的把握总是恰到好处。
从淮安出发,辗转姑苏,最终情定海安。
很多人都对祁元成的选择不理解,对此,他笑着回答:“因为我是海安女婿啊!”言语间满是对这座城市的喜爱,“而且海安的食材也很丰富,有很多独特的食材,可以做出不一样的风味。”在海安,他发现了河豚的肥美,领略了麻虾酱的鲜香,更被这里“靠河吃河”的饮食智慧所折服。
廿二载掌勺,不仅磨砺了技艺,更让祁元成领悟到了“不时不食”的饮食哲学。“每个季节都有好食材,即便是同一食材,不同时节也有不同的做法。” 他珍视四季的“馈赠”,也乐于将从前习得的技法与理解带回海安。
对他而言,融合并非刻意,而是顺其自然,“将我曾经学到的厨艺和海安本地的食材风味相融合,让海安的食客能尝到更丰富的滋味,就是我的目标。”
原来,一方水土与一方人的情缘,尽在袅袅烟火之中。灶火明灭间,我仿佛看到了食材的季节絮语,也看到了祁元成身为“海安女婿”,对这片水土的深情融入。
⏰
季节变化 循季而食
美食是平淡生活中的小确幸
也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烟火气
今日 我们迎来“小暑”
你的餐桌上多了哪些时令美食
欢迎来评论区留言分享~
▎融媒体记者:管文雯 梅 玲
▎视 觉:张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