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执扇绘夏传文脉,镇江中山路小学与社区共谱文化互动新篇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9 09:23:00

扬子晚报网7月9日讯(通讯员 蒋瑾 记者 姜天圣)7月8日的镇江健康路社区活动中心里,墨香与笑语交织成夏日里最动人的旋律。名校镇江中山路小学的学生们背着画具,雀跃地穿过挂满剪纸的走廊,与早已等候在此的十余位社区老人相视而笑——一场以“执扇绘夏·墨韵生凉”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悄然拉近两代人的距离。

现场

“团扇起源于中国汉代,最早叫‘合欢扇’,既是纳凉工具,更是文人雅士寄托情思的载体。”社区志愿者李阿姨手持一柄清代花鸟纹团扇,向围坐的老少参与者娓娓道来。孩子们睁大眼睛盯着扇面上细腻的工笔花鸟,78岁的周爷爷则忍不住补充:“以前姑娘们还会在扇面绣上诗句,赠予心上人呢!”一句风趣的讲解,让现场顿时热闹起来,原本略显拘谨的孩子们渐渐放松了下来。

现场

活动进入创作环节,学生们与老人自发结成“忘年搭档”。五年级的王梓涵被82岁的张奶奶笔下的荷花吸引,主动搬来小凳求学:“奶奶,您画的荷叶好像在动呢!”张奶奶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教她晕染墨色:“你看,笔尖轻点淡墨,再慢慢向外晕开,就有露珠滚动的感觉了。”另一边,擅长书法的刘爷爷正带着三年级的双胞胎兄弟写“荷风送香”,孩子们握笔的姿势略显僵硬,爷爷便用自己的手包裹着他们的小手,从起笔到收锋,耐心示范。墨汁偶尔滴在宣纸上,大家非但不懊恼,反而笑着说:“这是夏天的印记呢!”

现场

两个小时的创作转瞬即逝,活动尾声的“清凉长廊”成了最亮眼的风景。十余把团扇整齐悬挂,既有孩子们笔下童趣盎然的卡通西瓜、冰淇淋,也有老人们挥洒自如的山水楼阁、梅兰竹菊,更有祖孙合作的“蝉鸣荷韵”“清风徐来”等佳作。社区居民纷纷驻足拍照,赞叹道:“这不仅是扇子,更是连接老小的文化桥啊!”

现场

中山路小学的带队老师吴洁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也让老人们的智慧与技艺得以传承。健康路社区负责人则透露,未来将继续搭建此类互动平台,让“老带少、少伴老”的文化传承模式在社区落地生根。阳光下,孩子们举着与老人共绘的团扇奔跑,扇面流转的不仅是清凉,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