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盐艺直达”启幕 盐城上演文化盛宴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5 13:22:00
7月11日,“茉莉花开·盐艺直达”行动走进试点1956星剧场,一场由江苏省盐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袂推出,亭湖区委宣传部精心承办的系列文化活动华彩启幕,为市民朋友奉上沁润心田的文化滋养。
以诗会友、以词传情。在广大诗词爱好者的翘首以盼中,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江苏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郦波亲临1956星剧场,开讲第四期“建军路文化大讲堂”。以《诗词与人生》为题,郦波教授引领大家由诗词入人生,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之旅。他围绕王阳明、苏轼等诗词大家的传世之作,将诗词背后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每首诗词都是诗人生命体验的凝练,每一位诗人都以其独特的人生轨迹成为后人的精神向导。
在解析过程中,郦波教授不仅深入剖析文字背后的丰厚意蕴,更穿插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以细腻的讲解串联起这些跨越时空的精神密码,王阳明“枝枝叶叶外头寻”的顿悟,展现心学突破外在束缚的哲学价值;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诠释逆境中的精神超越……大家穿梭于千年诗行之间,在笔墨勾勒的意境与跌宕的人生境遇中,寻悟永恒的人生智慧。面对现场听众在日常诗词学习中遇到的瓶颈,对地域文化与古典诗词深层关联的追问,郦波教授都以深厚的学养一一回应,字里行间满是对传统文化的热忱,现场气氛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断升温。
“郦波教授的讲解太有感染力了!”诗词爱好者冯玉婷感慨道,“以前读诗词总觉得隔着一层,只懂字面意思,却读不透背后的深层含义。经过郦波教授的讲解,我才明白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的人生映照。今后我不仅要多读诗词,更要带着思考去读,让这些千年智慧浸润心灵。”
除了浸润心灵的名家课堂,“一墙美展”流动画廊也吸引众多目光。首届“金海贝”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获奖作品展在这里精彩呈现,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个文化使者,讲述着盐城故事。这些作品巧妙地将盐城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相融合,有的描绘黄海湿地中丹顶鹤翩翩起舞的灵动身影,展现盐城独特的生态之美;有的再现红色革命历史,唤起人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它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呈现浓郁的地方韵味,引得大家纷纷驻足欣赏,细细品味。“我们打造‘一墙美展’流动画廊,就是希望给本土文化搭建一个传承和创新的平台。”画廊负责人表示,“这些获奖作品把盐城的生态、历史用创意的方式展现出来,既保留文化根脉,又赋予新的活力。看到大家愿意停下脚步,在作品前感受家乡的故事,我们觉得一切努力都值了。未来,我们还会挖掘更多盐城文化元素,让这样的艺术展走进群众的日常,让更多人了解盐城、爱上盐城。”
“一台好戏”惠民剧场则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沸点。开场舞《未来我来》以明快的舞姿展现蓬勃朝气;男声独唱《春风十万里》《骏马奔驰保边疆》用嘹亮的歌声传递满腔豪情;女子群舞《花儿》以灵动的肢体语言绽放生命活力;快板书《武松打店》、名段欣赏《杨排风观灯》凭借精彩演绎彰显传统魅力……优美的舞姿、欢快的旋律、质朴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大家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感受到这座城市浓郁的文化魅力。
“今天的演出太棒了!”观众徐鸣兴奋地说,“尤其是《人世间》,那歌声一响起,就像一股暖流流进心里。听着这首歌,我就想起自己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时光,有欢笑,有泪水,有起有落,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充满生活的滋味,越品越有味道。”下一步,盐城将持续广泛邀请各领域的文化名家,推出更多常态长效的文化活动。通过持续性的高质量文化供给,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高品质文化大餐,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让“茉莉花开”持续在盐绽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周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