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越夜越精彩!启东多元“夜”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07-15 16:08:00

7月13日晚,当最后一抹晚霞沉入地平线,暮色温柔地笼罩了启东。城市并未沉入寂静,反而像被按下了活力的开关——另一面充满生机与温情的“夜面孔”正徐徐苏醒,一幅由美食香气、运动激情与书香静谧交织而成的“夜经济”画卷,在城市各处生动铺展。

热辣夜宵,最抚人心的深夜烟火气

“加油!”“干杯!”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划破夜空。随着苏超联赛的热度持续攀升,我市夜经济迎来新爆点,在华山路西侧的金麦精酿啤酒屋,每逢比赛日,球迷们齐聚一堂,楼上包厢和看台座无虚席。

“赢了要庆祝,输了更要释放!”资深球迷张先生高举啤酒杯兴奋地说道。像他这样的铁杆球迷不在少数。“足球夜市”作为“第二现场”,不仅满足了球迷的观赛需求,更带动了华山路周边商圈和餐饮业的发展。记者看到,街道两旁“球迷专享套餐”“小龙虾配啤酒”等特色招牌格外醒目,多家商户将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2点。

“现在备货量要比平时多准备50%,特别是啤酒和小龙虾。”领鲜融合餐厅老板沈健笑着说道。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家店铺营业额显著提升。据统计,华山路周边50余家餐饮商户营业额平均增长30%,部分烧烤摊翻台超过3次。

当白日的喧嚣渐渐沉淀,林洋路夜市却升腾起新的活力。华灯初上,各色灯火汇成一片暖色光海,香气与喧闹交织升腾,林洋路夜市以它特有的烟火气,在夜色中成为市民流连忘返的热门打卡地。

炸串、煎饼、甜品、奶茶……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与饮品摊铺林立,市民们三五成群,谈笑声与摊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融在一起,汇成一幅热闹鲜活的“逛吃”图卷。夜市深处,“滋滋”的声响和诱人香气引人驻足,食客们循着香气穿梭于各色摊位前。小学生张彤彤跟着爸爸妈妈同来:“夜市晚上特别热闹,买到了喜欢的烧烤,特别开心。”她手中拿着刚烤好的肉串,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仲夏夜动,让城市夜色有了温度

傍晚时分的滨江绿廊,骑行爱好者们正享受着夏日清凉。沿着最鲜公路一路向东,这条长江沿线骑行路线已然成为骑友们心中的“网红打卡地”。“每周都要约朋友来骑两三次,既能锻炼又能看江景。”市民汤女士告诉记者。

夜色中,骑行者们沿江疾驰,江边小聚,伴随着小吃摊、饮品摊陆续开张,长江夜晚的烟火气与运动激情交织,呈现别样夏日风景。

夜骑的火热也带动了周边产业升温。建新路上的喜德盛、闪电等品牌自行车门店生意火爆。据门店负责人季长春介绍,入夏以来,门店销量翻倍增长,客单价多在2000元左右,3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销量明显上升,骑行服、头盔等安全护具也成为市民的“标配”装备,夜骑经济持续升温。

不仅是户外,室内运动场馆的热度同样不减。晚上9点,市文体中心羽毛球馆内仍然人声鼎沸,10片球场座无虚席。“白天上班没时间,晚上运动一下,比在家吹空调更舒服!”市民陆女士笑着说。

据球馆负责人陈先生介绍,近期球馆夜间预约火爆,部分热门时段甚至需提前一周预约,特别是家长带着孩子组队运动的情况大幅增加,家庭消费成为新亮点。记者从多家运动场馆了解到,我市夜间运动场馆预约量同比增长近50%,其中,配备空调设施的场馆更是“一票难求”,单次消费多在100至200元之间。

仲夏之夜,骑行、羽毛球、篮球、夜跑……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用运动为夏夜注入活力,点亮城市夜生活的同时,也带火了“夜间经济”。

深夜书房,为城市留一盏不熄的灯

从清晨第一缕微光到深夜万籁俱寂,我市5家24小时城市书房始终亮着温暖的灯,成为城市中永不打烊的“精神港湾”。这里没有门槛、无需消费,键盘的敲击声与书页的翻动声和谐交织,备考的学生、歇脚的市民、专注办公的自由职业者……不同的人群在这里各安一隅,共享一片宁静的知识天地。

去年大学毕业的张燕是儿童公园24小时书房的“夜读常客”。“这里环境安静,能让人真正沉下心来。听着周围哗哗的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心里就特别踏实。”她坦言,走进这里就像踏入了一个“无形的竞赛场”,促使自己更加专注、高效地投入学习中。

张燕的感受并非个例,市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姚燕杰介绍道:“我们在这里看到过清晨匆匆赶来读书的身影,也遇到过凌晨仍在挑灯夜读的年轻人。小小的书房,见证了许多人追逐梦想的坚持与汗水。”

据统计,从去年7月至今,5家24小时城市书房的总使用人次已突破19万人次,成为市民夜间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阅读空间的精心打造,正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市民的人文素养,也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底蕴与温度。

当时钟指针悄然划过零点,位于松花江路24小时城市书房内,市民陈杰正手捧一本天文学书籍,沉浸于浩渺星空的探索中。“家就在附近,退休后这里成了我最常来的地方。”对陈杰而言,这24小时亮灯的空间,是一个无比亲民的“知识客厅”。在这里,无论身份与年龄,人人都能于字里行间寻得一方心灵的栖息地,汲取前行的力量。这昼夜不熄的灯火,不仅照亮了书页,更温暖了城市的精神家园。

融媒体记者:蔡樱子 卢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