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扬州“冲刺决胜‘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5 20:42:00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扬州获悉,为聚焦“走在前 做示范”重大使命和挑大梁“四个着力点”,加快推进“三个名城”建设的生动实践,引导和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该市围绕“聚焦‘四个着力点’ 全力冲刺决胜‘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主题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7月15日,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这一主题召开第2场新闻发布会。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学军主持发布会。
现场发布
重点工程加快推进,“走出去”企业超百家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臧斌说,扬州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平台,“12345”联动筛查机制经验全省推广;在全国率先建立产业政策后评估制度,市公平竞争审查大数据监测评估平台实现三级全覆盖。扬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审查意见已获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批复;江都铁路物流基地已开通五条海铁联运线路;扬州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万标箱。全市企业“走出去”超过100家,投资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意(扬州)美食产业园揭牌,中德欧世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产业园开工建设。国家税务总局“一带一路”税务学院(扬州)成为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全球第六个多边税务中心。扬州大学获批建设“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印尼鲁班工坊成为全省唯一的获得国家认证的鲁班工坊。
列省重大项目和省民间投资重点项目用地全部保障到位
“市资规局将要素指标优先投向‘613’产业体系中的船舶海工、新型电力装备等优势产业,重点保障低空经济、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项目,精准高效支撑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助力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有力保障中海智能造船、高邮通用机场等一批省市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市资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森表示,今年该局出台要素保障“十八条”举措,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空间规划、要素保障、规划建设等难题。如在重大项目服务方面,创新建立重大项目全要素保障“一张表”、全流程服务“一张图”、全环节办理“一件事”“三个一”的全生命周期保障机制,确保各类重大项目“应保尽保”。今年以来,33个列省重大项目和18个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用地全部保障到位,603个市级重大项目用地已保障581个,保障率分别为100%、100%、96%。该局进一步缩短项目用地审批时长,重大项目江都中海智能造船从组卷上报到省政府批复用地用时仅8个工作日,刷新了扬州报省用地审批“新速度”。
“海绵城市”建设特色亮点纷呈,提升了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
市住建局总工程师张福明介绍,扬州2023年入选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计划排定209个海绵重点项目,目前累计实施183个,完工116个,重点打造了广陵古城、江都北部、邗江西区新城等7大示范片区,全面展示了扬州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特色亮点,提升了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扬州开展中心城区水域面积监测评估,建设城区智慧水利调度系统、水利安全运行调度系统等4个智慧平台,城区内涝防治标准正由20年一遇向30年一遇迈进。累计完成50个排水达标区建设工程,城市建成区排水达标区覆盖率超55%,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打造海绵型建筑小区,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及雨水调蓄池,收集净化雨水用于道路、绿化浇洒回用。建成幸福河湖105条,列入国家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河湖14条,其中古运河、润扬河获评淮河流域幸福河湖,芒稻河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广大中外客商聚焦扬州关注扬州,大批客商选择扬州投资扬州
“今年1-6月,预计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额指标列二类地区第一;新认定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07个,同比增长18.4%。”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欣仪说,今年1-6月,扬州市县联动拜访西门子、巴斯夫、狮王日化等跨国公司总部99家,签约制造业外资项目15个。成功举办扬州-新加坡、扬州-泰国、扬州-杜塞尔多夫经贸合作恳谈会,扬州科技创新产业港、诺德智能传动系统、舒驰等一批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先后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跑扬马·投扬城”、“知名外企扬州行”等系列活动,广大中外客商聚焦扬州、关注扬州,一大批客商选择扬州、投资扬州。中欧(扬州)智能制造产业园获批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实现扬州高水平国际合作载体新突破。率先在省内打造世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产业基地,今年5月,举办2025世界隐形冠军扬州创新发展大会,“中德(欧)中小企业世界隐形冠军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揭牌,中德(欧)世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产业园开工。1-5月,扬州实现进出口491.1亿元,同比增长3.2%。
文旅名城形象不断彰显,去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全省第4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戴斌表示,扬州创新构建文旅推广联盟机制,2024年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1.19亿人次,位列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15.6%。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037亿元,同比增长11.5%。持续擦亮“来扬州,行大运”和“Find China in Yangzhou”旅游品牌,不断彰显名城形象。推动城市IP出圈出彩,策划推出“烟花三月下扬州”“亲子研学‘夏’扬州”等四季文旅促消费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精彩”。持续创新推出优质文旅项目,近两年新增入库重大文旅项目100多个,总投资超880亿元。隋炀帝墓遗址公园、非遗珍宝馆、涵碧园、苏北电影院等一批文旅新项目建成运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瘦西湖夜游入选全国首批智慧旅游试点项目。借力“苏超”热度,推出主场比赛日周末景点免费、住宿演艺餐饮优惠等促消费政策。
据悉,扬州创新开展各类高品质文化惠民活动2500余场,入选全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全省唯一。上线“下扬州”智慧文旅平台,获评文旅部2024年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等荣誉。《强化全链条旅游服务保障 构建服务游客“扬州样板”》项目入选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微笑扬州”志愿服务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全国志愿服务“四个 100”先进典型。通讯员 扬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