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祖传神药”专治“老毛病”,一伙骗子制售假药案值逾千万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8 14:31:00
廉价西药,一通搅拌混合,“摇身一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老年消费者服用后不仅风湿病、关节炎没治好,还出现了胃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7月18日从扬州市广陵区法院了解到一起近日审结的生产、销售假药大案。6年时间内,仲某、姚某等人将假药销售至多省份,案值高达1166万余元。
扬州市区的陈大爷长年受风湿性关节炎困扰,阴雨天更是浑身酸疼。一次,有朋友给陈大爷推荐了一家中医门诊。陈大爷和这家中医门诊的经营者仲某沟通后得知,对方有丰富的从医经验,专治老年病,很多患者服用一两个疗程的药物后就能痊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大爷花300元购买了一个疗程的药,可服用了一段时间后,他感觉不对劲。“药粉颜色发黄,和一般的中药颜色不同,会不会有问题?”对此,仲某解释说,这是正常现象,这药是祖传配方,和市面上售卖的一般中药不同。坚持吃完一个疗程,到时候就能看到效果了。
听罢,将信将疑的陈大爷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感到胃部疼痛。陈大爷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药,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调查发现,仲某是门诊实际经营者,为牟取非法利益,竟动起了制售假药的心思。2014年,仲某曾因制售假药被法院判处刑罚。2016年,尚在缓刑期的仲某重操旧业,铤而走险,重开了一家诊所。门诊部主要有仲某、姚某、金某等工作人员,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等资质。除陈大爷外,在仲某处买到假药的多为中老年人,遍布全国各地。
锁定嫌疑人后,警方收网,将仲某及门诊店员等9人抓获,在仲某家中和车库搜出并扣押了涉案中药冲剂、各种“神药”、研磨机、搅拌箱等。经查,2016年1月至2022年3月,仲某在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等资质的情况下,将购进的“吲哚美辛”“倍他米松”“呋塞米”三种西药品研磨成粉并与其他中药粉混合后,在自家车库制成“中药冲剂”,对外宣传专门治疗关节炎、类风湿等疾病,以每疗程200至300元的价格通过门店和远程邮寄的方式销售,组织被告人金某等人销售至扬州市广陵区、四川、新疆等地,累计销售金额人民币1166万余元。
经查实,仲某等人制售的“中药冲剂”实际上添加了三种西药成分,通过其中的止疼成分迷惑患者。经过鉴定,“中药冲剂”为假药。近日,经广陵检察院提起诉讼,广陵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法院认为,被告人仲某、姚某生产、销售假药,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行为均已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被告人邵某、麻某明知他人生产假药,仍为其提供生产原料,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行为均已构成生产假药罪。被告人金某销售假药,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药罪。被告人刘某、黄某、项某、杨某销售假药,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假药罪。
经过法院审判,仲某、姚某等9人被判处六个月至十三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法官提醒,近年来,养老诈骗案件频发,手段不断翻新。其中,以高价销售保健品或“祖传秘方”假药为名进行诈骗是常见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利用患者饱受疾病困扰、盲目轻信特效药的心理,非法制售假药,带来重大风险。消费者看病购药请认准“国药准字”,详细查看药品的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切忌“病急乱投医”。发现可能涉及销售假药的,请及时举报。通讯员 梁田田 黄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