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战友”,赛后,海安见!
来源: 海安发布
2025-07-19 15:42:00
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第七轮
VS
南通队
盐城队
7月19日
“通通”将在主场对阵“盐盐”
这场绿荫争锋
不仅是榜首之战
更是红色血脉的两地共振
烽火岁月 我们共守山河
绿茵赛场 我们同竞风流
从革命年代的并肩御敌
到绿茵场的竞合相长
海安与盐城从不陌生
“战友们”,赛后,海安见!
️
1
海安与盐城同为华中抗战的“神经中枢”,都是统一战线的“实践范本”。那些曾见证烽火岁月的遗址,如今静静矗立,让我们得以触摸那段滚烫的革命记忆,回望光荣历程。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
总指挥部成立纪念地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纪念地位于海安西大街内。1940年11月12日,中央书记处指示在海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与陈毅、黄克诚、粟裕等人,成立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海安西寺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新四军、八路军指战员约七百人。1940年11月23日夜,刘少奇、陈毅离开海安,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移至盐城。
“华指”成立时间只有两个月,但它的成立统一了华中军事指挥,打击了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势力,加强了华中根据地的建设,为其后在盐城重新建立新四军军部奠定了基础。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
(泰山庙)
位于盐城市建军西路的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是抗日战争时期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的驻地。皖南事变爆发后,1941年1月18日,刘少奇、陈毅在盐城致电中共中央,建议“在苏北成立新四军军部并以陈代军长”。1月20日,由毛泽东亲笔起草重建军部的命令传至盐城。1月25日,新四军重建军部成立大会举行,陈毅、刘少奇临危受命,坚决贯彻中共中央的抗战大略,重建新四军军部于盐城泰山庙。
从此,新四军这支人民自己的抗日队伍,在中国共产党的独立领导下,肩负起华中地区的抗战重任。
2
抗战烽火熊熊燃烧的岁月里,无论身份、职业,所有中华儿女都以赤诚之心投身民族救亡的洪流,为抗击侵略者贡献着不可磨灭的力量。
苏北第一届参政会会址
苏北第一届参政会会址纪念馆位于海安市中大街164号。1940年11月15日,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海安中山堂召开,黄逸峰、管文蔚主持会议,韩国钧(因病派代表参加)、季方等参加会议,刘少奇、陈毅等应邀出席会议。与会代表来自江都、兴化、如皋、南通、海门、东台、盐城等10多个县,到会议员300多人,激发了众多爱国人士投身到抗战爱国洪流中。
▲ 苏北第一届参政会旧址
苏北第一届参政会的召开,开创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新局面,促进了苏北各地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北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推动了苏中、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全面形成。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第五分校旧址
在盐城市解放北路的盐城市初级中学校园内,一座始建于1931年的青砖建筑静静矗立,这里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旧址——正北楼。1940年,为培养适应抗战需求的军政人才,刘少奇、陈毅等领导人决定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五分校。同年11月,抗大五分校在盐城正式创建,陈毅任校长兼政委。
▲ 正北楼旧址
抗大五分校的成立将“一手拿枪、一手拿笔”的革命精神传播开来,指引无数爱国青年走上抗日救亡之路,华东各地乃至香港的青年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和归国华侨纷纷响应。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与对祖国的赤诚,汇聚于抗大五分校,投身抗日事业。
3
岁月无声,丰碑为证。一座座巍然屹立的纪念塔,镌刻着英雄们的英勇奉献,正是他们以热血与牺牲铺就基石,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盛世与发展荣光。
李堡三捷纪念碑
▲ 2021年重建的李堡三捷纪念碑
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各部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成为在华东战场上与国民党军角逐的主力。 在海安市李堡镇,有一尊持冲锋号的解放军战士塑像静静矗立,塑像纪念的是“苏中七战七捷”第四战“三打李堡”。陈毅、粟裕所指挥的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后整编为华东野战军十一纵队)分别于1946年8月、1947年4月和11月在李堡镇“三打三胜”,共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万五千余人。
▲ 李堡三捷纪念碑旧貌(摄于上世纪80年代)
此战揭开了苏中地区全面反攻的序幕,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作了重要的战略准备。
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图源:网络
位于建军路上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民间俗称“大铜马”。1984年,昔日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建议,设立一座新四军战士的形象雕塑,让新四军革命精神更直观地融入城市生活。于是,这座高4米、长3.8米、重3250公斤的“大铜马”诞生了。马头面向东方,既寓意“新四军东进”的历史,又契合“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的立意。
▲ 1986年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大铜马”稳稳地矗立在盐城这片土地上,承载着这座红色之城光荣的历史,凝聚成城市最亮眼的精神坐标,激励着一代代盐城人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进。
4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静静陈列的革命文物,每一道裂痕都藏着烽火的温度,每一寸锈迹都凝着信仰的重量。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位于海安街道长江中路68号。1946年夏,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我方以3万兵力迎击国民党12万正规军的大举进犯。在一个半月时间内, 连打宣泰战斗、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战斗等7次战斗,每仗皆捷,歼敌5.3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4万余支,取得“七战七捷”。
1986年10月8日,南京军区、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海安建立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主体为一座高27米的古铜式“刺刀”,内涵深刻、气势磅礴,被誉为“天下第一刺刀”。后来,在纪念碑东侧,新建陈列馆。陈列馆内珍藏数百件革命文物史料。
新四军纪念馆
新四军纪念馆位于盐城市建军东路159号,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新四军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新四军战士雕像挺立在广场上;展馆正大门上方,新四军番号英文“N4A”图案镶嵌其中;大门两侧的展馆墙壁用花岗石阴雕画展示着新四军与八路军“两军会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
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新四军浴火重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反映了新四军八年抗战、十年征程的烽火岁月。
5
红色热土、众志成城,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无数战士坚守抗战初心,前方是战场、后方是家国,纵有千难万险,也毫不动摇与退缩。
新四军联抗纪念馆
1940年10月,为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江淮大地的抗日力量,在陈毅的精心策划下,“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成立,部队取代号“联抗”,并设计火炬和“联抗”字样组合的臂章。“联抗”的成立,在苏中树起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1944年10月10日,“联抗”圆满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奉命撤销番号,充实进新四军。
“联抗”部队只存在了四年,四年中,作战几十次,歼灭日伪军一千多人、国民党顽军五百多人、俘敌近千名,在江海平原上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之歌。
白驹狮子口会师
纪念地
1940年7月,新四军奉命渡江,开辟苏北。在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后,继续挥师北上。与此同时,八路军黄克诚部从淮海地区南下。新四军六团作为先锋部队,驻守白驹,同时,八路军第五纵队东渡盐河,意图增援新四军,共同抵御外敌。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与八路军一部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
两军会师标志着中共中央关于“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打开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也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把八路军封锁在华北,将新四军封锁在江南,两边分化最终消灭的企图。也为几个月后“皖南事变”发生以后,重建和发展新四军创造了条件,对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南通队以“江海传控”演绎智慧
盐城队以“滩涂韧性”固守防线
绿茵场相遇
既有新四军“东进!东进!”的豪迈
也有七战七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魄⏰
⚽这个周末 胜负之上
还有铁军后代的精神重逢和
红色热土的深情相拥
@盐盐 看完球赛
不如来趟海安吧~
▎融媒体记者:海安人小周和盐城人小唐
▎编 辑:小周(南通队必胜版) 小唐(盐城队加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