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载有10吨蔬菜的货车路上侧翻,却面临保险理赔困境……

来源: 江苏高院

2025-07-21 12:58:00

人民法院报2025年7月18日头版

淮安洪泽:这个法官有点“笨”

“郑法官,真的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前前后后跑现场、查证据,我这钱怕是永远要不回来了……”日前,拿到赔偿款的那一刻,老罗紧锁一年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位做了十几年蔬菜批发生意的中年人,此刻正用粗糙的双手紧紧握着由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调解书。一年了,这笔赔偿款终于有了着落。

困  局

时间回到2024年5月17日凌晨5点,老罗像往常一样,开着自己那辆略显陈旧的货车前往淮安进货。这天他采购了青菜、黄瓜、西红柿等时令蔬菜,准备赶早市销售。返程途中,因避让突然变道的车辆,老罗的货车失控侧翻,他当场昏迷。

“当时两眼一黑,醒来就在医院了。”老罗回忆道。

更让他揪心的是,因为要保障道路畅通,散落的10吨蔬菜被快速清理,没能留下任何计量证据。待老罗伤愈后向保险公司请求赔偿时,保险公司以“无发票、无定量证据”为由拒绝理赔,赔偿从而陷入了困境。

“车里装着10吨蔬菜,我们都是做小本生意的,批发的时候大多是现场付现金,哪里有发票。”

“罗先生,您这个情况我们很同情,但按照理赔规定,必须提供蔬菜的购买凭证和损失证明。”

“这都快一年了,你们让我上哪找证据,你们当时也去过现场的,车辆翻在高速上,蔬菜散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照片上也都能看得出来。”

“但是没有购买记录,没有发票,我们没法赔偿。”

洪泽区法院的法庭上,老罗虽提供了事故照片和部分商贩证言,但因缺乏客观计量依据,保险公司坚持“无实证不赔付”,案件陷入僵局。

破  局

只靠当事人的陈述和部分商贩的说明,不能够认定事实,如何才能还原事实的真相呢?承办法官郑雪峰陷入了沉思。他反复翻阅着面前厚厚的卷宗,目光停在“绿通车辆”四个字上——这类车辆通常享有高速通行费优惠,但需登记载货信息。

“有戏!”他抓起电话就打给高速管理处。电话那头键盘声噼里啪啦:“找到了!5月17日确实有辆苏H牌照的绿通车,载重9.8吨!”

重量了解到了,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这些蔬菜具体是什么品种?当时的市场行情是多少呢?实际损失到底多少?郑雪峰想出了一个“笨”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郑雪峰成了“蔬菜侦探”,凌晨4点蹲守批发市场,认真记录每种蔬菜批发价格,连续一周的蹲守,让他摸清了夏季蔬菜价格波动规律。

接着郑雪峰挨家走访老罗的客户,还原交易习惯。“老罗啊,他每次都是现金交易,我们都认他这个人。”在农贸市场,一位摊主这样告诉郑雪峰。通过走访老罗的十几个老客户,郑雪峰逐渐还原了他的经营模式,现金交易为主,固定供货渠道,信誉良好。

郑雪峰法官现场走访,了解老罗购销情况和经营模式。

“蔬菜在常温下堆放超过6小时,损耗率会达到30%以上。”郑雪峰还邀请农业专家针对蔬菜损耗率给出专业意见。

在对照各项调查的证据后,郑雪峰初步预估了合理的价值范围。

解  局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6月下旬,郑雪峰将调查的证据材料,全部发送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质证,并询问解决的方案。厚达86页的取证材料里,连每种蔬菜的晨间批发价波动都清清楚楚。

保险公司代表仔细翻阅后,感慨道:“法院调查如此扎实,我们心服口服。”最终双方达成调解,老罗如愿获赔。

“民生案件无小事。”郑雪峰说,“哪怕多跑几趟腿,也要把百姓的‘事实损失’变成‘法律事实’。”该案也为同类纠纷提供了“调查取证﹢科学评估”的解决范式。

这个夏天格外炎热,但老罗心情却格外舒畅,他用赔偿款换了辆新车,继续奔波在送货的路上。阳光照在他黝黑的脸上,驾驶室里多了一个行车记录仪,手机里也装上了电子记账软件。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贺志安  费苏皖  任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