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扬州市:开工率99.5%!

来源: 扬州发布

2025-07-22 14:49:00

7月21日,扬州市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晒出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成绩单”,涉及重大项目、民生实事、夏粮收购等领域。

603个市重大项目开工率达99.5%

“上半年扬州市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呈现良好态势,一批标志性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投产投用。”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枫介绍,扬州列省重大项目方面,33个年度计划实施的项目已开工31个,开工率94%,投资完成率约56%;省重点民资产业项目方面,18个项目已开工17个,开工率94.4%,投资完成率达65%以上;列省服务业项目方面,55个项目已开工50个,开工率90.9%,投资完成率约57%;市级重大项目方面,603个市重大项目已开工600个,开工率99.5%,投资完成率超60%。从具体领域看,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发展和民生基建等重点方向均取得了扎实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市“613”产业体系规模效应持续释放,“9+6”服务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民生基建领域项目推进扎实有力。

一系列项目进展的背后,是相关部门主动靠前的精准服务。土地供给方面,省、市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率达96%。生态环境支撑方面,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98个,其中豁免项目环评13个,12家企业环评与排污许可实现“两证联发”,10个项目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金融支持方面,扬州市建立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服务对接机制,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服务专班,全市累计走访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等)21.94万户,授信总额1376.81亿元,累放贷款979.92亿元,惠及企业4.74万户。

18件民生实事超序时完成

市发改委副主任臧斌介绍,1月至6月,全市5类55件民生实事,18件超序时完成(其中4件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其余37件正在加快推进。

扬州突出“一老一小”,擦亮民生底色。“一老”方面,扬州市建成48个“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新增2400个学位,开设课程165门,服务老年学员13202人次,建成11个银发助餐点。“一小”方面,扬州市依托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和市医学遗传中心,对96938名0岁至6岁儿童进行孤独症筛查,完成全年任务97%,免费为市区4881名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实现自愿参加筛查的新生儿全覆盖,推出儿童友好研学点位56个、研学线路10条。

扬州突出民心所想,顺应百姓期盼。卫生健康方面,45个农村综合诊治中心建成。交通出行方面,全市新辟公交线路3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2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400个、改造“无感支付”停车场20个,完成全年任务90.9%。

扬州突出均衡发展,建设美好城乡。“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扬州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主城区改造30公里、江都区改造70公里,加装老旧小区电梯56部,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农村环境提升方面,扬州市建成四级农村公路66公里、桥梁26座,改造完成48个行政村2507座户厕,累计完成河道疏浚及绿化328公里。

臧斌介绍,下一步,市发改委将严格按照“一张项目清单、一张任务分解表、一套项目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定期调度。

消费帮扶“扬州模式”受认可

市重大办副主任卞春宏介绍,2024年4月,扬州市成为全国十家之一全省唯一的全国消费帮扶重点建设城市。今年5月28日至30日,国家发改委在扬州市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消费帮扶重点城市和重点产区联合调研,在工作交流会上,扬州作典型经验交流,消费帮扶“扬州模式”受到广泛认可。

扬州聚焦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着力推动结对地区农副产品“出山进城”,坚持“政府带头”,在2025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中,机关单位直接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8800万元,帮销金额逾4000万元。坚持“市场主销”,与榆林建立17家苏陕农产品基地,亚联、东方食品城等农批市场累计经销西部地区农产品达12亿元。做优“帮销平台”,支持对口地区建设农特产品专店(网点)25家,年销售额预计达5000万元。发挥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和食品加工产业优势,推动扬子江集团、东园食品、趣园食品等企业与对口地区、重点产区建立原材料采购供销关系,引导10余家“包子”企业定向采购西部地区原材料。

扬州聚焦提升“产业赋能”质效,着力推动结对地区供需两端“双向发力”,紧扣本地消费需求和饮食文化,在陕西榆林、新疆新源构建扬州鹅“孵化——深加工——羽绒制品”全产业链,发挥扬州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在榆林建设首个“盐碱地青蟹综合养殖”科技示范基地,预计年销售额3000万元,2025年计划投入援疆、援青、援陕等资金约4.5亿元、谋划实施重点项目78个,主要用于帮扶对口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壮大支柱产业。

扬州聚焦打造文旅支柱产业,着力推动结对地区文旅市场“破圈成名”,帮助新源持续推动“奇遇那拉提”文创产品旗舰店、“乌孙食府”“如画里民宿营地”“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2025年上半年,新源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99.9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收入61.99亿元,同比增长22.07%。此外,扬州还通过联动帮助结对地区提高文旅宣传热度,扩大文旅消费规模。

全市小麦收购进度达96%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朱晓进介绍,今年扬州市小麦播种面积约268.68万亩,以扬麦33、扬麦34、镇麦12等高产高抗优质新品种为主,良种覆盖率超95%。在全市6个县(市、区)39个乡镇78个自然村中扦取103个小麦样本,经检验数据显示,今年小麦整体质量好于2024年。全市小麦收获工作从5月25日仪征开始,到6月12日宝应完成扫尾,历时19天。全市投入粮食烘干机2975台,批次烘干能力近6万吨,产地烘干能力达95%,满足烘干作业需求,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自5月27日,扬州市新小麦自南向北陆续开秤收购,较去年提前4天至5天。截至7月20日,全市累计收购小麦68.73万吨,目前全市收购进度达96%。

扬州市提前落实收购仓容资金,预计全市小麦收购量71.6万吨,预备了空仓容57.75万吨,结合即购即销(边收购边往外地销售,主要销往上海、浙江、福建)等情况,无收购仓容缺口,预计需要收购资金22.67亿元,扬州市充分发挥粮食共同担保基金作用,落实农发行贷款资金15亿元,剩余资金随收随贷,无收购资金缺口。

与此同时,扬州着力优化粮食收购服务,维护良好粮食收购秩序,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推动扬州夏粮收购工作平稳推进。

通讯员 扬发改

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