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双拥花开“满堂红”!江苏创新机制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2 18:27:00

“祝贺!满堂红!”今年,我省13个设区市和9个县(市)共22个城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获评总数全国第三;获评城市数量较上轮增加4个,增量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再次实现“满堂红”。江苏何以成就“满堂红”?近年来,江苏积极完善双拥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双拥工作水平,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军地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取得重要成效。

突出政治坚强引领

以更高站位构筑双拥大格局

开山岛位于江苏省灌云县黄海海域,仅两个足球场大小。作为我国战略岛屿,早年由部队驻守,1986年后改由民兵值守。2018年,守岛32年的王继才倒在工作岗位上,用生命兑现了“守岛就是守国”的诺言。如何让开山岛上的红旗始终屹立不倒、高高飘扬?省委主要领导曾专门登上开山岛调研,叮嘱当地负责同志继续关心关爱王继才同志的家人和守岛民兵,释放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工作的强劲信号。

江苏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在江淮大地上曾涌现出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和汗水践行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这里曾是新四军抗日的主战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决胜地,从沙家浜的芦苇荡、淮海战役的小推车,到柳堡“二妹子”民兵连,再到开山岛“海防模范民兵哨所”……一个个拥军典型享誉全国。

新时代的双拥工作,该怎么继往开来、赓续传承?今年春节前夕,省委主要领导前往镇江市走访慰问解放军某部时指出,军民团结一家亲,根脉相连情谊深。江苏将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用心用情做好拥军优属各项工作,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希望驻苏部队继续关心支持江苏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共同谱写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时代新篇。

一张蓝图绘到底。江苏坚持把双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部队建设规划一体谋划布局,健全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在议事协调机构调整工作中,保留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优化组成单位和人员。制定下发年度双拥工作要点,定期组织召开军政座谈会,落实军地协商机制,密切军地交流,研究解决军地事项。

“十四五”如何圆满收官,“十五五”如何谱新篇?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助力部队战斗力提升,是江苏省双拥工作的主题和主线。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牢牢紧盯“前线”“前沿”“前哨”,江苏主动拿出特殊政策和倾斜措施,支持驻军部队营区建设、道路修建、水电改造。

强化政策创新落地

以更高水准优化大拥军服务

小营小学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龙蟠中路上。在这所小学里,有一扇很特殊的小门,通往东部战区某部家属院。早些年,学校和部队常年被一堵高大坚实的墙壁分隔开来。过去孩子上学,要穿过部队大门,在红绿灯处掉头才能到达小学门口。

“如果有一扇小门从部队直通学校,省时省力还能确保安全。”军地双方一合计,就在学校和部队之间凿开一扇小门。自此,每天上下学时间,只需打开小门,孩子们鱼贯而出,困扰部队干部士官很多年的接送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一扇小门,是江苏持续强化政策落地,以更高水准优化大拥军服务的小小缩影。按照“部队所需、地方所能、无偿援助、当年办结”的原则,近年来,江苏各级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每年办结实事近千件,涉及军用土地置换、生活设施改造、营区配套设施建设、官兵学习生活条件改善等多个方面。

要为子弟兵及时排忧解难,首先是要第一时间了解子弟兵的所思所盼。从走访出发,江苏及时关心关注转业干部、士官和军嫂就业,优先照顾军人子女的教育,为他们巩固好“后院”,让他们不为“后代”烦心。

江苏深化落实拥军优属待遇,一项项开全国先河的政策被制定、陆续推出,赢得广大驻苏官兵广泛好评。据了解,今年,江苏各地“拥军食堂”纷纷上新,让辖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爱心平价的“热乎饭”“放心餐”。

“一卡在手,说走就走!”免费乘车也是江苏很典型的一项优惠政策。据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介绍,2023年江苏组织13个设区市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免费参观游览景区景点的服务,全国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和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均可享受。文化旅游方面,免费景点近500家,其中4A级以上景点200余家。

“我们将落实好政策,确保全国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来江苏‘行’得顺心、‘游’得舒心。”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有关负责人说,江苏将指导各地在持证优先优惠就医、持证优惠入住养老机构等方面进行探索,持续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提高优待证“含金量”,为广大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优惠优待服务。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以更强力度营造大拥军氛围

“我用你教的训练技巧,战术基础动作又快了3秒。昨天,班长还让我上前示范……”周末,新疆边防某部新兵张科顺领取手机后,第一时间和远在家乡镇江的“老班长”刘洋分享好消息。张科顺为什么第一时间发消息给刘洋呢?原来,两人是江苏“新兵守国·老兵守家”活动的结对对象。

自从张科顺到部队后,退役老兵刘洋不仅定期与他远程交流,教他训练知识和做人道理,还多次到他家,帮他父母解决困难。如今,这对新老兵也成了无话不谈、互相关心的“亲人”。“新兵守国·老兵守家”拥军优属活动是省双拥办探索开展的一项特色拥军优属项目,是对“走边防 看亲人”“城连共建”“城舰共建”系列活动的有效创新与延展。

为了让家乡好儿郎安心在边关建功立业,去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兵守国·老兵守家”拥军优属活动,组织省内优秀老兵和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的义务兵及其家庭结对帮扶。军地各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累计组织4000余对新兵老兵结对,常态开展活动,有效助力边防战士安心服役,服务部队官兵练兵备战。省征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兵守国·老兵守家”拥军优属活动开展以来,江苏籍赴边远艰苦地区服役义务兵未出现一例思想退兵问题。

城舰同名,军民同心。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军舰破浪的航迹叠交,成为新时代江苏双拥工作的生动注脚。据悉,江苏各地充分发挥“第二故乡”作用,与22艘以江苏地名命名的舰艇结对共建,优待尊崇舰艇官兵家庭,全力支持共建舰艇建设。共建舰艇、驻苏部队也视江苏人民为亲人,办爱民实事,在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尖兵、打头阵,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保护江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站在双拥模范城“满堂红”的新起点上,江苏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继续做深做细做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把双拥政治优势转化为凝心聚力的思想优势、军地协同的组织优势、相互支持的发展优势,以双拥之光照亮8500万江苏人的奋进之路;让双拥之花铺满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锦绣画卷,让双拥之歌响彻水韵江苏的江河湖海,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通讯员 苏侻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董婉愉 闫春旭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