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从24小时陪伴到全方位赋能: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用爱点亮孤困儿童暑期生活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23 18:25:00

为进一步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丰富“凤还巢”——“青春榆行”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更多青年人才了解赣榆、助力发展。近日,共青团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员会邀请连云港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赣榆区青少年发展支持中心,深入开展“情系港城诠释爱,关爱儿童聚微茫”暑期志愿服务项目。炎炎夏日里,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赤诚之心,为当地50名孤困儿童,勾勒出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成长画卷。

一起上体育课

开展美术和手工课

朝夕相伴:从不熟悉的陌生人到贴心“家人”

连云港赣榆区青少年发展支持中心是2023年由宋庄镇人民政府承建的重大民生项目,通过“一生一档”管理模式,为赣榆区孤困儿童提供食宿保障、课业辅导、主题教育等精细化帮扶。自项目启动,20名大学生志愿者便与孩子们开启同吃同住的生活,将宿舍打造成充满温情的“临时家庭”。

志愿者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50个孩子的独特生活习惯,清晨六点半,志愿者准时带领孩子们进行武术锻炼;晚餐时耐心为年幼孩子打饭;深夜查寝,细心为踢被的孩子掖好被角。全天候无缝陪伴,让长期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们逐渐卸下心防。有的孩子悄悄将珍藏的糖果塞给志愿者,有的会在志愿者深夜备课时,默默递上一杯温热的水。

进行武术锻炼

“情绪小管家”游戏

课堂内外:用多元课程点亮成长天空

文化课上的“小突破”:志愿者针对孩子们的学业薄弱点,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语文课堂以角色扮演加深课文理解;数学用积木、弹珠等教具讲解运算;英语将单词编成欢快儿歌,让孩子们在蹦跳中轻松记忆。

科学课堂的“新启蒙”:志愿者们通过视频向小朋友们介绍各个中国特色城市和特别行政区(例如:上海、重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促进孩子们对中国疆域的认识与理解,鼓励他们多多探索世界,激发对未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体育课上的“呐喊声”:针对孤困儿童普遍存在的怯懦心理,志愿者设计趣味体育课与系统足球训练,涵盖基础体能、技巧教学与团队协作培养,助力提升肢体协调性与团队合作能力。

美育课上的“创想力”:在美术与手工课中,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利用卡纸制作花瓶画,利用黏土制作创意手工,同时结合“红十字”理念,创作相关画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身创意才能,同时也学习到关于红十字的精神理念。

心理健康的“阳光角”:“心灵驿站”内,绘画疗法、故事分享会等心理健康课程有序开展。志愿者从孩子们绘制的“我的家”中捕捉情绪信号,通过“情绪小管家”游戏,帮助他们学会识别与管理情绪。针对心理封闭的孩子,志愿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一对一疏导,助力其敞开心扉。

劳动教育的“实践课”:院子里的小菜园成为天然课堂,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分组种植黄瓜、番茄,从翻土播种到浇水施肥全程参与。收获时节,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种植的蔬菜,深刻体会到劳动的 价值与“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发言

开展采摘活动

趣味英语课

凝聚合力:以青春之力托举希望未来

此次“情系港城诠释爱,关爱儿童聚微茫”项目中,连云港师范学院志愿者以青春之名践行社会责任,以专业知识赋能儿童成长。赣榆团区委积极推动高校与地方的深度对接,助力整合连云港师范学院的人才与专业资源,充分发挥青少年发展支持中心的社会公益实践经验与资源网络优势,项目构建起生活照料+学业辅导+素质拓展+心理关怀的立体化帮扶体系,让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孤困儿童的需求。

下一步,赣榆团区委将以“凤还巢”——“青春榆行”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联络优势,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展现作为,引导青年在投身赣榆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担当、贡献力量。

通讯员 汤林峰 王誉霏 王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