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最忆高家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2 18:02:00

多年前的高家堰,整个街道紧临二河,东西长不到一公里,马路倒是很宽,上面铺着一些石子,路上少有行人和车辆通过,显得有点冷清。

街道上平时行人不是太多,菜市场就占用了半条街道,余下的一半街道依旧空空荡荡。每天上午九点左右,人们仿佛是从地底下钻出来似的,把那半条街道塞得满满当当,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菜市场里,有卖猪肉、牛肉、羊肉的,有卖鸡、鹅、鸭的,但更多的是附近的农民把自己家里种的各种蔬菜用篮子挑着,用小推车推着,来到集市上换一点零花钱。那些刚从地里摘下来的茄子、黄瓜、西红柿就像婴儿的脸,鲜嫩嫩,翠滴滴,红扑扑,还带着清晨的露滴和泥土的气息,让人看上一眼就忍不住流口水。

传说,这个洪泽湖大堤是明朝开国军师刘基所造。洪泽湖承接着淮河上游的来水,起到了蓄洪、灌溉、航运和排涝的作用,而洪泽湖大堤则起到了保护两淮(淮阴、淮安)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洪泽湖由于长年累月的淤积,湖底高程逐年提高,已经成为了悬在人们头顶上的一座悬湖了。

大堤建成后,刘基又命人铸造了九牛二虎一只鸡,镇守在大堤的各个险要之处。

在高家堰大堤的古渡口处,真的就有一只和真牛一般大小的铁牛静静地卧在那里。这只铁牛一动不动地俯卧在地上,高昂着头,一副十分威严的表情。它的两只角已经残缺了,留下了让人心痛不已的疤痕。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除了高家堰的铁牛,还有那洪泽湖大堤更是让我难以忘怀。那时的洪泽湖大堤上遍植洋槐树,几乎没有其它树种。

远远望去,逶迤弯曲的洪泽湖大堤如绿色长城,巍巍然,森森然,十分地壮观。大堤上那时只有一条石子小路,穿行在大堤小路上,但见浓荫匝地,枝叶婆娑,即使身处盛夏酷暑季节,大堤上依然是凉风习习,清爽怡人。

尤其是到了五月,正是槐树花开的季节,一株株洋槐花尽情绽放,满树都是洁白玉润的花朵。那洪泽湖大堤上长长的花海,完美诠释了古诗词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

长堤花海固然是难得一遇的美景,但我更喜爱的一件事,是坐在河边石头垒成的护坡上看风景。夏日的傍晚,我常常一个人来到洪泽湖大堤上,静静地坐在河边的石头上,看作烟波浩淼的湖水出神。

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湖面上泛起片片星光,像是天上的仙女将满天的星斗失手撒落于湖面上。在河边,我爱看一只只白鹭鸟儿在水面上飞翔、觅食;我爱看渔舟唱晚,满载鱼儿归来;我爱看层层波浪簇拥着细小的浪花,欢快地拍打着河岸的石头;我爱看河坡上的一只只蚂蚁,永远不知疲惫地忙碌着;我爱看石缝中的不知名的小草,顽强地从地底下钻了出来仰头寻找阳光的样子……

虽然,现在的高家堰和我记忆中的高家堰有了一些区域上的变化,但那里的洪泽湖大堤还在,那尊铁牛还在,我的思念还在。所不同的是,洪泽湖大堤早已不见了洋槐树的身影,取而替之的是一排排更加美丽、高大的景观树和成片的花草。

原来的石子路也变成了七彩的柏油马路,如茵的草坪间还修建漫步小道。就连昔日的铁牛古渡口,也被宽阔雄伟的钢筋水泥大桥取代了。那尊铁牛也被人们更好地保护了起来,所在的地方每天游人如织,早已成为了当地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了。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高家堰早就变了模样。不过,在我的心中,还是留有一点点的遗憾,那就是再也见不到满树洋槐花开的盛景,品尝不到当年洋槐花蜜的清香了。

最忆高家堰。(陈进——淮安市淮阴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