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注入“智动力”赋能“两制”行,镇江外国语学校南京培训锻造学习型管理团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3 12:51:00

扬子晚报网8月13日讯(通讯员 李鹥 施建红 记者 姜天圣)盛夏金陵聚贤才,教育深耕谋新篇。2025年8月10日至12日,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管理团队暑期培训班在南京举行,教研(备课)组长、班主任团队及中层管理团队参加了本次培训。

8月10日上午,开班仪式由徐玲校长主持。她明确本次培训以“以管理方式的‘智动力’,赋能‘两制’推进的领导力”为核心主题,精心设计三大学习模块 ——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教科研能力实战提升、班主任管理智慧分享,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为学校管理团队注入新思维、新方法。

赵书记在培训动员讲话中强调,当前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无论是班级管理中“润物细无声”的精细育人,学科团队建设中“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协同发展,还是学校行政管理中“运筹帷幄”的高效统筹,都对管理者提出了“硬功夫”与“软实力”并重的更高要求。“既要深耕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更要锤炼管理智慧的真本领,让每一份领导力都成为推动‘学科中心制’和‘全员导师制’落地的强劲引擎。”他寄语全体参训人员以“空杯心态”吸纳新知,带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究,实现“学用结合、用以促学”的闭环提升。

专家领航:解码教育发展新路径

10日下午,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陈玉乔带来《建构学习型组织——教师团队发展的方式与路径》专题讲座。他从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切入,结合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刻剖析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以项目化学习为纽带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解决方案。通过案例解析,详细阐述如何打破学科壁垒、激活团队活力,为教师群体搭建协同成长的平台。

11日上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董洪亮博士以“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教育转型”为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有效落地,并结合全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典型案例,系统解构教学改革项目从主题确立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重点解析实施过程中的八大着力点。其“教与研共生共荣”的观点,为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挖掘研究课题、彰显专业价值提供了清晰指引。

实践分享:探寻班级管理智慧

11日下午,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优秀班主任鲁晶晶带来的“叙事疗法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分享,让参训教师深受启发。她以“叙说·外化呆脑重构”为理论核心,详解“倾听故事—外化问题—唤起内在力量”的三阶操作法,展示如何将心理辅导技巧融入班会课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叙事心理班会”。通过化解学生情绪困惑、疏导亲子矛盾等真实案例,生动诠释了“关注个体成长、激活内在动力”的育人智慧,为班主任处理复杂教育情境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实地研学:传承陶行知教育精神

12日上午,全体参训人员走进陶行知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重温“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泛黄的手稿、珍贵的影像资料,再现了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这场沉浸式研学让管理者们深刻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与引领,唯有坚守育人初心,才能在改革浪潮中把握方向。

作为学校2025年暑期系列培训的开篇,本次南京之行通过把前沿理论和一线经验、实地实践相结合的三维模式,为管理团队搭建了理念更新与能力提升的平台。学校正聚焦“学科中心制”和“全员导师制”两项关键制度落地,此次培训将激活教师群体的 “智动力”,进一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两制”的高效实施,为新学期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