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苏”然起敬|江苏省科协指导"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走进科创产业园:王学浩院士故事点燃青少年医学理想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3 16:18:00

近日,由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扬子晚报、延陵荟公益主办的“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活动在南京方圣科创产业园举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喻春钊教授以《医者仁心,患者第一——王学浩院士的医学人生》为主题,为现场的科技工作者及其子女们带来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科学家精神宣讲。

喻春钊教授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王学浩的人生轨迹为主线,讲述了这位中国活体肝移植开拓者的传奇故事。出身苏北农村的王学浩,凭借着“每天走10里山路借煤油灯读书”的毅力考入南京医科大学。1983年赴美深造期间,面对世界肝移植之父Starzl教授的挽留,他毅然选择回国:“中国有13亿人需要自己的肝移植技术。”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肝移植技术几乎空白的背景下,王学浩顶着“手术风险太大”“两条人命系于一线”的质疑,带领团队开启活体肝移植探索。

喻春钊展示的史料显示,王学浩团队历经超千例手术,创造了国内活体肝移植“启动最早、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的纪录。从最初28小时完成手术,到如今3-4小时精准操作;从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到提升至75%;从需要大量输血到1/4手术零输血,这些数据背后是王学浩“失败了就再试”的执着。

在宣讲最后部分,喻春钊着重介绍了王学浩“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理念:“王学浩院士一直认为,肝移植是一个医院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涉及麻醉、重症监护、心脏、呼吸、肾脏、传染检验、器械、血库等多个科室的协调配合,是全院上下同心协力,在共同参与完成着这具有世界顶尖难度的活体肝移植手术。”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提交感悟。四年级学生李想同学写道:“王院士证明,真正的科学家不是追求个人荣誉,而是像他说的‘把患者利益放在天平最重的那端’。”三年级的张雨桐表示:“我明白了伟大成就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

据悉,江苏省科协“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将持续开展,通过讲述科学家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报国的种子。正如喻春钊教授在宣讲结尾所说:“王学浩院士们用一生诠释的,不仅是医学的高度,更是人性的温度和科学家的担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