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门一开,外卖小哥全来了!

来源: 盐城发布

2025-08-13 22:39:00

夏日的盐城烈日炎炎。外卖骑手何向东在送餐间隙,走进盐渎街道新就业群体基层服务站,把水杯灌满,给手机充上电,坐在休息区随手翻开一本杂志。这个小小的服务站,成了他奔波路上的“充电桩”。“以前只能在树荫下躲太阳,现在有了这个‘家’,歇歇脚、乘乘凉,疲惫渐渐消散。”何向东说。

在盐都区,像这样的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已有22个,站点虽小,却“五脏俱全”:免费热水、充电插座、急救药箱、微波炉、阅读角等设施一应俱全。站点选址经过精心规划,确保骑手、快递员在每个社区都能找到一个休息点。

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

快递物流企业等新业态经济

迅猛发展

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成为助力城乡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包括外卖员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省盐城市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近20万人。他们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保障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却也面临着职业风险高、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

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能仅仅止于几处歇脚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新业态劳动保障权益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组织人社局、交通运输局、总工会等单位聚焦新业态劳动权益保障突出问题,从劳动关系认定、社会保险覆盖、职业安全保障等方面打出“组合拳”。

从2022年7月开始,江苏省盐城市积极组织开展新业态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对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平台,按接单量定额收取职业伤害保费,新业态从业者发生职业伤害后可享受相关保障待遇。“没想到5天就完成了职业伤害确认。”拿到职业伤害确认书后,外卖员小周开心地说。不久前,小周在送餐途中不慎滑倒腿部受伤,通过职业伤害保障报销了医疗费用。“现在有了保障,干活更踏实了。”小周说。截至2025年7月底,全市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案件累计1236件,办结1095件,支付待遇超2000万元。

当服务站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物理港湾时,法治保障正为他们构筑精神屏障。在建湖县希望广场劳动法治宣传月活动现场,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将民法典劳动权益条款折页递给网约车司机张师傅:“遇到欠薪工伤等问题,记得打‘12351工会热线’求助!”这样的场景,正在快递网点、省道服务区等处同步上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手册》《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加入工会的十大好处》等资料被发放到过往的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手中。

成立市级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构建诉求直通机制,组建以调解专家为核心,集律师、退休法官、高校教师等志愿者为主的新业态调解维权志愿服务团队……调解有机制、诉求有平台、服务有团队,江苏省盐城市勇担当、有作为,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法治“保护伞”。

夜晚,位于亭湖区悦达889的登瀛小筑灯火通明,“亭·精彩”市民夜校正为快递骑手开启特别课堂。在“安全不超速,压力不超载”的主题标语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亭湖大队东亭湖中队中队长纪飞结合交通案例,向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生动地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真实案例让满座骑手屏息凝神。“这样的课堂很有意义。”纪飞表示,希望通过交通安全辅导,从源头上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

从“流动”到“留住”,从“谋生”到“乐业”,盐城正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真正融入城市发展,共享发展成果。随着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些城市“奔跑者”将拥有更加坚实的后盾,在奋斗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从“流动”到“留住”,从“谋生”到“乐业”

盐城正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

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真正融入城市发展

共享发展成果

随着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这些城市“奔跑者”

将拥有更加坚实的后盾

在奋斗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 |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

记者 |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