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54|苏浙军区政治部编印的“庆祝抗战胜利告各界同胞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5 16:07:00
“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们: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宣言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什么是和平?和平就是反对内战。抗战胜利了,人民需要和平:重整被敌人残破的家园,繁荣工农商业,改善工人农民生活,安定革命秩序,不再希望有内战。但帝国主义虽然投降了,在中国还没有放下武器,并且还在挑拨中国的内战……”
这是一张红色铅印的《庆祝抗战胜利,为和平民主团结告各界同胞书》通告,21.2x20.7厘米,落款为“新四军苏浙军区政治部,十五日”。时光摩挲了整齐的边角,岁月残留下斑驳的影子,通告虽然已是枯黄陈旧,字里行间仍然折射着至深的情感温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为了使谈判能够获得进展,中共代表就解放区政权和军队问题先后作出多次让步,但国民党方面却毫无诚意。
面对国民党的战略企图,9月19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发出《关于目前任务与战略部署的指示》,明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是党的一项全国战略方针。在南方做出让步,收缩南部防线,决定华中局北移山东,与山东分局合并组成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兼山东军区。
同日,毛泽东主动提出中共让出包括苏浙地区在内的江南8个解放区,将部队撤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集中,表现出了十足的和平诚意。9月20日,中共中央电复华中局:“浙东、苏南、皖南部队北撤,越快越好。”
1945年9月下旬,新四军苏浙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和华中局指示,组织各纵队分批北撤,随之发出了这份《告各界同胞书》。要离开长期浴血奋战的苏南解放区,指战员们依依不舍。从抗日战争初期进军江南敌后,到开辟抗日根据地,再到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有成千上万的战友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粟裕司令员亲临各纵队进行宣传和动员,分析当前复杂变化的形势,讲解中央政策。
《告各界同胞书》向父老乡亲忍痛告别,向苏浙皖边区人民介绍了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以及新四军北移的真实目的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揭示新四军北移是共产党顾全大局,是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避免内战,实现全国和平民主,是对国民党当局作出的让步。
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新四军苏浙军区主力部队在苏北解放区进行了整编,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此,曾经在江南战斗的英勇战士们继续在华东战场上南征北战,打响了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打赢了淮海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
撰稿人:邹文
以上资料由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提供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