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老家如皋丨一座回去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作者:张枫)

来源: 如皋发布

2025-09-18 19:12:00

如皋,一座回去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  张 枫

如皋,是生我养我的故土。自17岁参军离乡,倏忽已是半个世纪。如今虽定居省城,退休后却总忍不住一次次往回跑——父母在时,是奔着“家”去;父母不在了,“家”成了“家乡”,可那份牵挂分毫未减,旁人说我“恋乡”,我却觉得,这样的家乡,本就值得深爱与眷恋。

“谁不说俺家乡好”,乡愁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情结。我的家乡如皋,坐落在苏中平原上,没有名山大川的壮阔,只有平坦的土地与平静的小河,可就是这片水土,默默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如皋人。

犹记参军前,家乡还不富裕,是南通六县中的“小六子”。那时,走出家乡干一番事业是年轻人的共同心愿,连我在部队被问起籍贯,都羞于提及如皋的“小”与“穷”,只含糊回答“江苏南通人”。

如皋的蜕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城市悄然变大、变美,农村愈发富足,家乡的名气也跟着响了起来、亮了起来。

说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创新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8位和第9位。

说民富:人均GDP约15万元,居民收入水平跻身全国县域前列;

说交通:靠江靠海靠上海,铁路、水路、公路一应俱全,境内就有三座高铁站。待上海第三国际机场落户南通后,如皋更是能真正实现“通江跨海达天下”;

说教育:“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如皋正是南通教育的重要一环。这里教育资源均衡,城乡教育齐头并进,高考一本录取率连年在省内名列前茅;

说人居:作为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如皋有着“七十多来西,八十小弟弟,九十不稀奇”的说法,如今百岁老人已达五百多名。

除了“教育之乡”“长寿之乡”,如皋还顶着“花木之乡”“体育之乡”“造船之乡”等诸多桂冠。这些外在的荣誉,是我爱家乡的原因之一,但真正让我心心念念的,是如皋的水土,以及在这方水土上生活的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喝着这里的水、吃着这里的粮。即便“少小离家老大回”,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也从未淡去。走在家乡的街巷、田间,童年与少年时的欢乐时光总会涌上心头——那时的蓝天、碧水,还有空气里淡淡的甜,仿佛就在昨天。几十年过去,家乡的容貌变了,可那份深埋心底的情怀,从未改变。

这里的食物,是刻在我味蕾上的记忆。纵使尝遍天下美食,唯有家乡的一饭一粥最对胃口。每次回家,从清晨的早茶开始,一日三餐都吃得满足。那些食物里,不仅有熟悉的味道,更有童年的回忆、妈妈的牵挂。

而这片土地上的如皋人,更是让我留恋的理由。他们大多有教养、懂礼貌,家庭里充满温馨,敬老爱幼是常态;民风淳朴,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治安良好,社会和谐安定。

好山好水好风气,让如皋捧回了“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金字招牌,这也是我每次回去都舍不得离开的真正原因。除了难舍的乡愁,我更想由衷地说:如皋,真的不错!如皋如歌,长来长寿!

作者简介>>>

张枫,如皋人,17岁参军入伍,历任南京军区联勤部办公室主任,联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联勤第十六分部部长,南京市委常委、南京警备区司令员,爱好文学,常有短篇小说、散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刊物。

作   者|张   枫  部分图片来源|吴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