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手记 | 派出所的一天
来源: 平安盐城
2025-09-18 20:34:00
编 者 按
平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盼,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盐城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守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从社区邻里间的暖心调解,到反诈挽损中的争分夺秒,从案件侦破的雷霆出击,到交通高峰的疏堵保畅,他们用心用情用力守护盐阜大地万家安宁。
连日来,“盐警宣”随警作战队深入基层所队,与一线民警辅警同吃同住同工作,用笔尖书写感动、用镜头捕捉温暖,真实记录藏蓝卫士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感人故事和暖心瞬间。让我们通过文字与镜头,一起走进这些平凡而闪光的警营日常……
采访时间
9月16日
采访对象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盐龙派出所
采访人
范汉娟——“盐警宣”随警作战队队员
在我的印象里,盐龙街道是一片透着蓬勃朝气的新兴城区,鲜明的产业特色让这里成为城市发展的“活力引擎”。那么这片产业热土上的盐龙派出所,日常警务工作又有什么特点?产业聚集、流动人员多又会带来怎样的勤务变化?9月16日,我以“盐警宣”随警作战队队员的身份,走进盐都分局盐龙派出所,解锁“平安盐龙”背后的密码。
一大早,“盐之e警”综合服务中心盐龙窗口已经人头攒动。户籍民警赵禹告诉我,首批20年有效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期满,最近是换证高峰期:“我们窗口一警三辅,近期每天的换证量是80到90个。遇到身体不方便的,我们提供上门服务。”工作人员一边整理档案,一边上传照片,材料堆得越来越高,却忙而不乱。
窗口旁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里,一台体检设备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专门为办驾照、换证的群众准备的,视力、听力、躯干四肢检测等项目,不用跑医院,一台机器全搞定。”她话音刚落,就有位中年人走进体检机里点了几下,不到10分钟就拿到了体检报告。我在笔记本写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让便利落在每一个具体的需求里。
综合指挥室是派出所的“智慧大脑”。民警陈锦明指着大屏告诉我:“你来之前刚找着一位走失老人。”陈锦明示意同事调出无人机实时回传的画面。画面里,整齐的厂房、世纪大道上的车流,甚至小区长椅都清晰可见。“无人机一飞,不到10分钟就发现了戴红帽子的老人。”陈锦明说,盐龙辖区大,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4处规模产业园、2万多务工人员,以前光靠步巡、车巡,效率低,还容易有“视野盲区”。现在有了无人机这个“高空拍档”,每天对企业园区、公寓等重点部位巡逻,既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又能快速响应警情。我在笔记本上写下:“冷”科技,守护的是发展的“热”活力。
离开指挥室,我跟随民警刘锋体验接处警工作。某企业一员工报警称手表被刚离职的前同事所窃,一口咬定对方是小偷。16年的接处警经验让刘锋分外沉稳,他冷静询问价格,得知仅值几百元后,提议先帮忙在宿舍寻找。果然,在报警人行李箱底找到了手表,一场误会就此化解。
在赶往一起矛盾纠纷警情现场的路上,刘锋跟我说,盐龙涉企警情占总警情的四成多,而这其中75%是矛盾纠纷。我眼看刘锋一口气处理了3起矛盾纠纷警情,基本15分钟当场解决,直到遇到一个“硬茬”。
这是一起涉企纠纷,公司玻璃门被合作方踹歪。刘锋小心地抬起损坏的门,坐下来倾听诉求后,鉴于存在损坏财物的行为,且双方态度强硬,便将双方带回所内调解。
在“都言和”调解室里,民警主导,律师和人民调解员协同,十几分钟,纠纷迎刃而解。
“调解没有固定答案,不是赢了道理,而是解了心结。”刘锋收拾材料时说,“旁边还有反家暴联调室、舒缓室、云调解室。”
一旁角落里,堆得厚厚的锦旗无声胜有声。我在笔记本上写下:群众的需求不一样,工作办法也得跟着变,这样才能把矛盾都化解在萌芽里。
“扫楼”也是派出所的重要工作,尤其对于每过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波人员流动的盐龙而言。
当晚我随社区民警赵大成“扫楼”,逐户敲门登记、排查隐患,连过道一个空纸盒都不放过。“杂物不能堆,尤其是易燃的纸盒”,他提醒住户。我不解:“这么细也要管?”他正色道:“万一有孩子点火呢?万一有人扔烟头呢?安全就是要事无巨细,平安无小事啊。”
这一天,我明白了:派出所的日常,鲜少有惊心动魄的波澜壮阔,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的细碎繁琐、反反复复的耐心沟通、科技赋能的智慧支撑、用脚步丈量的实地坚守。他们始终坚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藏着最真实的民生温度;那些琐碎日常的坚持中,映照着最质朴的责任担当。
撰 稿 | 范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