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储架规模5亿元!为中小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来源: 江苏知识产权

2025-09-19 19:27:00

“知识产权带我们走进了证券市场,让我们看到了它的价值。”江苏扬贺扬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由衷地说。前不久,该公司以4件发明专利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获得融资1000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活水”。

近日,在江苏省无锡高新区管委会和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由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都国脉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等共同合作的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项目“飞凤2号”成功发行,储架规模达5亿元。首期发行0.7亿元资金惠及8家中小民营科创企业,底层资产涉及知识产权33项,募集资金将用于企业在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的研发、生产投入。江苏扬贺扬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该证券项目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以创新债券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优质企业提供全新的融资产品,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丰富融资渠道。”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刘诗钊表示。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证券项目进行的创新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在创新债券发行模式方面,该笔债券采用8家中小民营科创企业“联合发债”模式,有效整合分散的融资需求,解决单家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不足问题,又通过主体隔离设计,规避互联互保风险,提升融资安全性。

在创新资产支持架构方面,其以企业知识产权为核心底层资产,依托国联信托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为直接支持资产,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流转链条,拓宽“知产”变现通道。

在创新担保方式方面,该笔债券由主承机构提供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同时以企业知识产权作为核心担保,不再要求企业额外提供抵押或担保,既降低债券市场整体风险,又切实减轻企业融资附加成本,缓解中小科创企业“担保难”压力。

上述负责人表示,该证券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为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中小民营科创企业融资提供了全新路径,更通过金融与知识产权深度融合,引导资本向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为知识产权金融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经验”。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增量扩面,积极探索推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等金融创新项目试点。近三年,全区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备案金额超50亿元,全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落地新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区发展改革委、银行、券商和金融服务机构共同签署了“飞凤系列”知识产权证券化合作协议。

通过定期举办知识产权金融赋能银企对接会、金融机构工作交流推进会,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已经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运作模式。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拓展融资渠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核心,通过质押融资、证券化、投融资等不同层级金融模式,该区充分鼓励企业活用高质量知识产权的“资产价值属性”,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积极破解科创环节融资瓶颈,为各类科创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开展贷款、保险、证券化、投资等金融活动提供了强力支撑。

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证券化项目,是继2022年落地的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 ABN项目后的又一创新。未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将持续强化平台、机构、部门三方协同联动,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项目合作协议,探索多方融合的创新合作模式;联合区级“5+N”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金融与科技金融、债券市场等工作融合度,继续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创新项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0”的纵深发展,通过知识产权金融工作不断赋能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2025年9月19日第2版/记者 吴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