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职工智慧,点燃创新“引擎”!江苏工会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0 17:51:00
2024年,“全球第一吊”XCA4000全地面起重机在河北完成首吊,成功将120吨的机舱吊至160米的高空并完成精准安装。在本次吊装中,起重机大长臂架内伸缩液压缸对于整机精准操控及高可靠安装起到关键核心作用。
应用于“全球第一吊”等超级起重机的创新成果——“一种超大吨位起重机伸缩液压缸用悬空式滑道爬升结构”,由徐州徐工液压件有限公司职工陈向兵主创。项目聚焦超大吨位起重机吊载能力受限的行业难题,创新固联式缸臂销互锁、悬空滑道入轨爬升等技术,解决伸缩装置轻量化水平低、可靠性差、限制整机迭代升级的难题,与江苏的其他21项职工创新成果,入选2024年度全国职工“五小”优秀项目,数量全国第一。
劳模工匠认真排查设备故障。
近年来,省总工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为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贡献工会力量。
打造“工”字创新创造品牌
日前,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职工朱赫牵头完成的“海洋工程装备深水密封光电互连传输项目”,被认定为“2025年度全省职工十大创新成果”。
作为特种连接器研发部新品研发组组长,朱赫带领团队,积极布局海洋油气和深海勘探领域,先后完成湿插拔光电连接器及组件、干式水密光电连接器及组件等多个系列产品开发和深水测试基线能力建设,突破互连行业多项卡脖子难题,授权PCT专利1项、发明专利10余项,每年为公司创造1000万元以上产值,在深水高端光电互连领域成功打破了行业垄断,系列化产品应用于多个国家重大专项,服务国防建设和国家能源建设,其中湿插拔电连接器取得挪威船级社认证。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实现高温高压、防爆和水下新品成果的市场优化,每年新增百万元订单客户2家,预计2025年有望实现800万元的新增销售额。
劳模工匠在生产一线指导职工解决技术难题。
省总工会持续开展全省职工十大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和十大发明专利“三个十大”和全省职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省级优秀项目认定工作,每年认定“三个十大”项目30个、“五小”项目50个,获得认定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主要发明人)推荐申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作为江苏五一工匠培育对象。申报项目数量连年增加,职工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三个十大”和“五小”已经成为全省职工高度认可的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品牌。目前,已建成职工“五小”活动为基座,职工“三个十大”认定为主干的全省职工创新创造工作体系。
放大劳模工匠引领效应
9月10日,江苏油田成立创新工作室联盟,现场发布的《油田污水污油罐(池)分治处理技术》重点攻关课题,被全国劳模田明创新工作室和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中石化技能大师厉昌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揭榜,他们将联合创新,研制便携式一体化污油回收清砂装置,具备集成化作业功能、自动化控制、油砂干化处理等功能,使清砂周期缩短40%以上。
田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江苏油田第一个一线职工层面的工作室,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如今的24人,成为攻克生产难关的“尖刀班”,累计培养出高级技师10名,形成创新成果150多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
在“劳模工匠助企行”中,田明带领劳模团队先后攻克石油石化行业三大技术堡垒,除了“世界级清焦解堵的难题”,还有溱页1HF井小井眼的极限挑战,在直径仅82mm的小井眼空间,首创连续油管小管柱钻磨技术,完成国内首例连续油管小管柱深井修井作业,使停产数天的油井重焕生机,年增油2万多吨。再就是花页3HF井套变套损井的连续攻关,前后经过5次创新,运用偏心变径式磨鞋的连续油管修井技术对严重套变井实施“微创手术”,钻磨桥塞23个,使1500米的页岩油水平段恢复产能,年增油1万多吨。今年以来,田明劳模工匠团队助企足迹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行程超10万公里。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集体进行创新理论学习。
省总工会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鼓励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环节上形成攻关合力,示范带动产业工人踊跃参加创新创造活动。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创新工作室1万家,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4家,省级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75家。截至2025年6月,全省工会共组织1.2万人次劳模工匠开展助企活动,解决技术问题1.1万个。
推动“创新者多得”
三档学历薪级起点,职称技能等级(岗位)双通道津贴,师带徒能拿千元奖励,创新争优最高奖励3万元……9月12日,镇江举行首个产业集群产改联盟“能级工资与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协商,形成涵盖技能定薪、专项津贴、创新激励的全方位薪酬激励体系,惠及职工2370人,在产业集群内掀起一股“创新引领未来,技术成就人生”的热潮。
近年来,省总工会在全省大力推进薪 酬激励集体协商工作,将签订职工技术创新、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要求写入《江苏省集体协商条例》,全省签订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企业达2.08万家,覆盖产业工人200余万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实施职工发明创造与公司共享专利权,使职工个人与企业作为成果共同权利人依法享有专利运营取得的相关收益,推动职工创新收益突破工资限制。
省总工会还建成全省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已入库项目3281个,方便企业和职工利用现有成果进行再研发升级,并与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增加专利的价值评估和质量评估的模块,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价值进行权威认定,推动实现“创新者多得”。
目前,我省已有4个一线职工项目、4名一线职工经全国总工会提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数量居各省区市前列;13个项目获得全国职工创新补助资金,总金额240万元;19个一线职工项目、40名一线职工经省总工会提名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在前不久揭晓的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中,我省2个一线职工参与的项目获奖。目前,江苏前三发明人为一线职工的累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占企业为第一专利权人的比例分别达到46.1%、43.2%、50.6%。
通讯员 苏工 谢丹娜 钱德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