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说文解字践行“劳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6 17:06:00


“工”出主旋律,“会”聚正能量。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第135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从说文解字来看,“劳”字的小篆,上面是两个火字,中间是“冖”,代表房屋,下面是“力”,意思是在屋里用力劳作。“动”字的金文,左边是“辵”,说的是不停地走,右边是“重”,指一个人背着重重的包袱在土地上行走。“劳动”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人非常辛勤地干活。把眼光放到泗洪,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泗洪的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无数平凡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中有全国人大代表殷勇,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仁高,有中国好人杨庭标.......他们生动诠释了一个哲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组工干部当发扬“安专迷”精神,带头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践行劳动理念,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劳”字当头,涵养忍苦耐劳的品格。“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组工干部要发扬“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不怕苦叫累,以苦为乐,知苦不传苦,吃苦不觉苦。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越天险,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正是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组工干部要多给自己加压,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干得好事业,多流汗、少留憾,做到眼中有活,手中有事,心中有责。要树立“吃苦就是吃补”的意识,努力向下扎根,奋力向上生长,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稳住改不了、夺不走、丢不掉的“人生基本盘”,让青春在基层火热实践中跑出加速度,绽放绚丽之花。

“动”字为要,保持顺时而动的恒心。《左传》有言,“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组工干部要树立“深井思维”,就像挖井取水,一定要有定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守着一块地方,一直挖下去,直到泉水汩汩冒出的那一刻。同样的道理,做任何事情,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左顾右盼,半途而废,要提高工作的穿透力。要在自己的领域、行业里深耕细作,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做,确保靶心不偏,力度不减。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经常开展蹲点调研,善于“解剖麻雀”,提高“解题”本领,对于上级的决策部署要一竿子到底,不搞层层加码,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加强过程性跟踪问效和具体指导,确保一声喊到底,执行不走样。

“节”字立身,恪守贞风亮节的气度。 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铭》中写道,“高明远德,系轨于时;贞风亮节,流声累叶。”组工干部要以干成事作为鲜明的目标导向,锤炼过硬的工作作风,把小事做实,把实事办好。要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发扬“安专迷”精神,下好“绣花”功夫,少谈“不行”的千般理由,多找“能行”的万种办法。基层是读不完的书,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组工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肩并肩劳作,既能交朋友、察民情,又能转作风、暖民心。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少一些情绪、多一些情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抱负。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既严于律己,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表率,又严负其责、严管所辖,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引领者、营造者、拥护者。(董亮)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