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出“缅怀见义勇为烈士 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英雄赞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9 21:48:00
在全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推出的“缅怀见义勇为烈士 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专题系列宣传,以庄重的笔触勾勒出见义勇为烈士群体的精神图谱。
英雄群像:平凡中的非凡抉择
从学生耿高鹏纵身跃入激流托举落水少年,到护学教师殷雪梅用血肉之躯挡住疾驰轿车;从农民乔军深水勇救落水少年,到退役军人张森古黄河畔舍己救人——这些烈士的事迹跨越时空,却共同呈现出“见义勇为”的深刻内涵。他们中,有教师、退伍军人、普通村民、在校学生……他们身份各异,却都在危急时刻选择了“逆行”。正如徐辉在湟水河激流中始终保持托举姿势的双臂,王吉爱在沼气深井中高举孩子的最后一刻,这些瞬间凝固成永恒的精神坐标,诠释着“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崇高品格。
精神传承:弘扬正气的价值辐射
江苏省见义勇为烈士群体的精神力量,正通过法治保障、制度支撑与社会参与形成可持续的传承链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耿高鹏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助学活动,南京玄武湖畔的“追光者”志愿服务团队让周光裕烈士精神焕发新生。根据目前有效统计,江苏省见义勇为烈士共111名,这些数字背后,是见义勇为精神从个体英雄行为向群体价值认同的升华。句容市为王祖修烈士遗属修建新居、启东市对徐辉烈士遗属的关怀等持续优抚优待,让英雄“后顾无忧”,更彰显着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和社会各界温暖力量。
永恒价值:见义勇为精神的当代价值
在“扶不扶”“帮不帮”“救不救”的现实困惑面前,江苏见义勇为烈士群体用生命给出了最坚定的答案。王慈萍在与犯罪分子搏斗中“别管我”的责任担当;施玉亮“大亮”之光照耀镇江的市井烟火;董远发在油罐中托举生命的最后姿态——这些壮举证明:见义勇为从不是遥远的英雄叙事,而是危难时刻善良与勇气的本能选择。当张可可8秒跃入河中的身影被监控定格,当吴志明面对持枪盗贼毫不退缩直至牺牲的壮举被传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品格的闪耀,更是一个社会崇尚正义、守护良善的价值共识。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通过“烈士纪念日”系列活动,正将这份精神遗产转化为前行的力量。从设立见义勇为广场、纪念碑到组建志愿服务团队,从媒体深度报道到社会各界关爱英烈家属,一个“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性生态正在形成。正如将周光裕、杨向明牺牲日定为“见义勇为宣传日”,张森烈士的事迹在古黄河畔生生不息,这些制度安排让见义勇为精神真正成为可感可知、可学可做的时代风尚。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在江苏这片见义勇为的热土上,每一位烈士都是永不熄灭的星火,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这,正是对见义勇为精神最深情的缅怀与最崇高的弘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