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不放弃任何医治希望!镇江三院微创消融术为大肿瘤患者赢得生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30 13:47:00

“还有办法。”——当多地求医得到“保守治疗”的建议后,这句话成了患者王建国和家人在至暗时刻里紧握的最后一束光。面对6公分的肺部转移瘤和肝硬化的双重考验,近日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科主任、主任医师谭友文团队,以担当突破“禁区”,用技术兑现希望,完成了一场高难度的生命“拆弹”。

谭友文

王建国(化名)是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自2018年起,几乎每年都会来到镇江三院进行定期治疗和调养。2023年,王建国突然查出胰腺癌在外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后,他的肝硬化再次复发,伴随着腹水、黄疸、白蛋白持续偏低等严重症状,他毫不犹豫地再次回到了熟悉的镇江三院肝科。

然而,一年后的一次常规复查,却带来了更沉重的消息:癌症转移至肺部,辗转当地乃至上海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得到的结论却令人沮丧——由于肿瘤体积较大且为转移灶,多家医院均认为根治性手术风险极高,建议采取保守治疗。

“我们不想放弃任何可能根治的希望。”面对看似无解的困境,患者和家属怀着强烈的求生愿望,始终没有熄灭心中的火焰。他们了解到,镇江三院的谭友文主任在消融根治肺癌方面有着成功经验,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线曙光,他们再次回到镇江三院向谭主任求助。

初次评估,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谭主任坦诚相告:“转移性肿瘤本身根治难度极大,目前肿瘤直径已达6公分,远超常规微创消融的最佳尺寸。即便进行微创手术,引发并发症的风险也非常高。”然而,谭主任也看到了唯一的优势:“其他医院可能担忧术后肝硬化急性加重,但在我们这样的肝病专科医院,这方面的围手术期支持和应急处理正是我们的强项,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干预。”

影像图

面对王建国家属的多次恳切请求,以及作为医院“老病人”的特殊情谊,谭主任经过反复权衡与深入的术前论证,最终决定迎难而上,为王建国施行CT引导下肺部恶性肿瘤微波消融术。

“这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谭主任解释,难点不仅在于肿瘤尺寸大,更在于其位置极其“刁钻”——肿瘤已紧密粘连胸腔壁,并且顶端紧抵膈肌。手术中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损伤胸膜,导致胸膜瘘,进而引发气胸(肺部萎缩);同时,消融能量控制不当还可能产生肺空洞。这要求主刀医生既要具备“GPS”般的一次性精准穿刺能力,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胸膜,又要像手握“精密温度计”一样,精准控制消融范围,彻底摧毁癌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的健康组织。

针对肿瘤过大的情况,谭主任团队制定了周详方案:采用技术成熟、消融速度较快的微波热消融技术,并规划了4个消融点位,确保对不规则大肿瘤实现完全覆盖灭活。同时,严密预案防止术后坏死组织过快吸收可能引发的“呛咳”甚至气道阻塞风险。

准备充分后,手术如期进行。在CT的实时精确引导下,谭主任沉稳操作,穿刺精准到位,消融范围控制得恰到好处。整台高难度手术耗时不到一小时便顺利完成。王建国安返病房,术后仅在第二天出现轻微发热,并很快得到控制。一周后,复查显示各项指标平稳,王建国顺利出院。

现场

谭主任介绍,微创消融技术通常适用于5公分以下的肿瘤,对王建国这样6公分的肺部转移瘤进行微创消融,在临床上确实属于高难度挑战。“我们每年会接诊十几例合并肝病基础的肺癌患者,需要实施这类微创治疗。此次成功经验,为我们处理复杂病例积累了宝贵信心。”

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也为医院积累了宝贵经验。谭主任进一步透露了医院的重要发展规划,镇江三院正积极筹备创建“肿瘤微创中心”。该中心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肝病优势领域,计划整合多学科资源(MDT),将成熟的微创消融技术(如微波、射频消融等)拓展应用于其他实体肿瘤的根治性治疗。

据悉,谭友文是主任医师、肝病科主任、医学博士、江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他还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肝病委员会委员,第十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青年委员,镇江市金山医者领军人才,长期从事肝脏疾病临床工作,获得省市级科研奖项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

作为业内资深专家,谭主任擅长疑难肝病的诊治及肝脏病理,熟悉掌握肝脏肿瘤微创治疗。

通讯员 戚园 景梦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