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场大咖云集的“聚会”,含金量杠杠的!事关扬中高质量发展,快听听他们都说了啥——
来源: 微扬中
2025-10-02 23:08:0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恰逢家国双庆的美好时节。今天(10月2日),江岛扬中暖意融融,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归雁”——160余名全国各地的“老乡们”,跨越山海、奔赴故土,以赤子之心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用真知灼见助力故土蝶变升级。
交流中,围绕“如何推动家乡在新征程上走得更稳、跑得更快”这一话题,在外优秀人才代表、企业家代表们打开了话匣子。
他们不仅动情分享了自己在异地打拼的奋斗故事与成长感悟,更对近年来家乡日新月异的城乡风貌、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感慨不已;既有对家乡产业转型升级的前瞻性思考与独到构想,也有针对人才引进、营商环境优化等关键领域的务实建议,每一句都饱含对故土的深情,每一条都凝聚着助力发展的真心。让我们一同聆听他们的“家乡发展金点子”——
施正荣
澳大利亚国家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上海电力大学教授、上迈新能源董事长、扬中发展促进会副会长 施正荣:当前光伏行业经历高速产能扩张后,正面临产能过剩与需求瓶颈的双重挑战,这倒逼行业必须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驱动与多元布局,而储能与氢能正是破局的关键方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电网企业要加速技术创新与资源配置,纵向做好发、输、配、用及源、网荷、储的协调规划,横向推动多能互补,同时发展各类商业化储能技术、调动灵活性资源,此外低碳制造技术也需政策与市场协同,助力产业绿色转型。
从地方发展来看,扬中此前在光伏供应链布局全面,若早5到10年布局储能企业,如今在光伏面临压力时,就能依托储能产业实现突破,而下一步氢能产业的机遇已显现 。这更凸显政府顶层设计的重要性,需预判产业未来5年、10年、15年的发展趋势,明确所需的技术、产品、人才与服务。招商工作要走高质量路线,通过“培育一批、发展一批、收获一批”的模式,推动本地新能源产业持续进阶。
孙厚军
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扬中发展促进会浙江分会会长 孙厚军:扬中的发展离不开“四千四万”精神的砥砺——其本质是自强、自信、自主,体现为不畏困难、永不言弃、担当有为。当前,扬中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创新突破的攻坚期,尤需弘扬这一精神,以开拓、服务、沟通、奋斗的勇气,打破发展瓶颈,营造创新实干氛围。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AI是推动“五个岛城”建设的重要引擎。应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AI+产品”“AI+制造”“AI+平台”“AI+业态”,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建设智慧型、服务型政府。
打造智造岛城,需积极拥抱AI技术,拓展新材料、新能源、低空领域、具身智能等新赛道。推进智能电气等产业转型,加强与头部企业、高校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场景落地,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开放型智能制造工厂,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扬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张健
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扬州分所所长、扬中发展促进会扬州分会会长 张健:扬州分会成立半年多来,坚持“从扬中来到扬中去”,积极联动政府、企业、高校与社会组织,推动扬州与扬中优质资源循环。分会搭建高校就业平台,2024年协助举办通达学院专场招聘,促进学生精准就业;2025年携手扬州大学走访大全、中电、士林等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共商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同时,依托在扬高校资源,挖掘扬中籍专家力量,构建“政校企”联动机制,为家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26年,分会将聚焦“服务家乡、赋能会员”,从四方面发力:强化组织凝聚力,开展会员活动,完善信息管理;深化校企协同,开设“产业人才定制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拓展创业帮扶与困难会员支持;加强两地产业对接,促进技术、市场、资本合作,为家乡发展贡献扬州力量。
黄军梁
西安建工建设工程招标有限公司董事长、扬中发展促进会陕西分会会长 黄军梁:陕西分会积极服务扬中发展,围绕产业方向与资源优势制定精准招商方案,主动对接企业与投资机构,宣传投资环境与政策,并为意向项目提供全程支持,推动优质项目落地。
在人才支持方面,分会充分发挥扬中籍人才作用,通过一对一指导、专题讲座、实习帮扶等形式,助力青年成长,为家乡涵养人才资源。
此外,分会还精心打造实体“扬中人之家”,配备会议洽谈设施,常态化组织创业分享、文化展览等活动,构建起在陕扬中人联络情感、合作发展的温馨平台。
张方洪
前海中环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扬中发展促进会广东分会会长 张方洪:广东分会始终秉持“两服务、两促进”宗旨,积极发挥纽带作用,凝聚在粤扬中人的力量,致力于打造资源对接、人脉拓展与深度合作的平台,助力家乡发展。通过在粤举办招商活动,推介扬中产业优势与项目,吸引企业家返乡投资,并为市政府提供咨询与支持,有力推动家乡经济建设。
2025年,成功引入上海投资基金公司,与扬中金控围绕项目引进、产业整合及融资并购等领域展开多轮洽谈,取得积极进展。
展望未来,广东分会将继续弘扬“扬中人”传统与“四千四万”精神,以开放务实的态度,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会员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积极响应家乡号召,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为扬中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吴跃章
江苏省公安厅原副厅长、扬中发展促进会南京分会会长 吴跃章:南京分会紧扣“两服务、两促进”宗旨,依托医疗卫生、科教文化和财经金融三个专业平台,持续为扬中发展提供资源与技术支撑。
在医疗卫生领域,施瑞华等六位专家在扬中设立名医工作站,助力青年医师成长与家乡医疗水平提升。分会还推进高校招生宣传,服务扬中学子求学需求,并积极引导“扬二代”“扬三代”参与家乡建设。
围绕服务“五个岛城”建设,分会确立五项工作重点:第一,强化组织建设,通过设立秘书处夯实工作基础。第二,深化会员联络,动态更新会员信息,重点吸引“扬二代”“扬三代”加入。第三,推动活动常态化,各专业分会每年须举办1-2项特色活动,如卫生健康分会的年轻医生交流会等。第四,健全会议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长办公会与秘书长会议,提升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第五,打造数字化平台,已上线的“南京扬中人之家”微信小程序,集资讯、服务与交流于一体,有效增强了分会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徐俊
中华书局原执行董事兼党委书记、现山东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扬中发展促进会北京分会会长 徐俊:今年6月,北京分会顺利完成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创新设立咨询委员会,广泛吸纳资深领导与社会人士,凝聚更多支持家乡发展的力量。
围绕“攀高逐新争强、聚智筑梦扬帆”主题,分会同步举办“扬中‘五个岛城’建设恳谈会”,聚焦智能制造与高质量发展,推动成立“北大扬中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举办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促进校地共建智能电网研究院等平台,为家乡引入创新动能。
分会还依托在京人才优势,整合国防、交通、能源等领域的人脉资源,为家乡提供前瞻建议;助力文化设施与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引入医疗教育资源,提升民生福祉。广大在京会员虽身处各方,皆怀深厚乡情,共同凝聚于“扬中精神”,齐心助力家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