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达特专注电动工具出口,从9平米走向90国
来源: 启东发布
2025-10-07 15:25:00
“这批发往巴西的扳手必须尽快装船,每款都要经过实验室的性能复测。”在南通斯达特进出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总经理李东海紧盯质检流程。车间外,多个集装箱正等待发车。
从吕四港镇9平方米的小办公室起步,这家专注电动工具出口的企业,如今已将产品送往全球90多个国家。
2014年的天汾五金城,李东海与合伙人挤在租来的9平方米办公室里开启了创业路。“当时连员工都没有,我们既是老板也是业务员,靠着一台电脑对接国外客户。”李东海回忆,最初公司以电动工具零配件出口为主,作为 “中间商”,品质把控全依赖上游供应商。一次印度客户反馈产品品质不合格,不仅要承担全额赔偿,还差点失去和这个客户长期合作的机会,这让他下定决心转型:“要出海站稳脚跟,必须自己掌握话语权。”
2016年,斯达特建立起自己第一家电机工厂,正式从贸易公司转向工贸一体化。从拿货到生产,斯达特开始试着走一条全新的路。
新路并不好走。因为电镐内的橡胶圈使用尺寸和材质不当,价值两百多万元的订单全部返工;因为电钻的输出轴摆动过大,他们找遍了本地的输出轴加工工厂,成本也从几毛钱增加到1元多……也是从那时开始,李东海和合伙人开始严格把控生产的所有物料品质和生产过程。随着产品质量提升,订单也逐年递增。后期因产能扩大,公司四年内五次搬迁,从200 平方米仓库到800平方米厂房。
“出海不是简单把货卖出去,而是要让品牌扎下根。”2019年,斯达特推出自主品牌 “NewBeat”,组建海外代理团队。为精准对接市场,李东海和合伙人每年带队参加全球十余个行业展会,2023年在NEWBEAT凭借行业口碑和产品的性价比,一举签下3个货柜的订单,成功打开南美市场。如今,NewBeat已在40多个国家建立代理网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了70% 的销售额。
吕四港镇作为电动工具产业带核心区,多年来持续跟踪斯达特需求,今年终于为企业敲定20亩新厂区地块。“镇上帮我们对接审批流程,还协调了产业带的供应链资源,让我们能整合电机、注塑等工厂整体回迁。”李东海说,新厂房将建设2.5万平方米标准化车间,配备升级版实验室,研发新能源电动工具。
眼下,斯达特的样品柜里陈列有1500多种产品,从角磨机到激光水平仪,覆盖整机、附件及配件全品类。李东海正忙着筹备俄罗斯电动工具展会:“过去是跟着市场走,现在要带着产品引领市场。”从9平方米办公室的创业初心,到全球90国的市场版图,这家企业用十年证明:出海之路或许布满荆棘,但以品质为帆、品牌为舵,就能航向更广阔的蓝海。
融媒体记者:潘瑾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