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8点40分,徐州正式进入......
来源: 徐州发布
2025-10-07 15:33:00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明天8点40分
我们将迎来秋天的第五个节气
寒露
寒露如玉,草木之间
生出莹莹一地露水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
“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进入寒露
冷空气的入侵频率和强度都会加大
要及时添衣保暖
寒露·说健康
传/统/二/十/四/节/气
节气更替,健康随行。我是节气健康护航员,徐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鲁慧。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凝、枝头渐霜。老话常说“寒露脚不露”,正是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暖,尤其双脚不能受凉。从传统医学角度看,此时自然界的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开始旺盛,正是“秋冬养阴”的关键起点,人体也进入一个调整和储备的阶段。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季节转换阶段气温波动大、空气干燥,容易引发呼吸道、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复发或加重。此时人体新陈代谢节奏发生变化,免疫系统也处于适应调整阶段。
因此,建议大家注意适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宜温润,多补充水分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身体适应力。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人群
寒露时节要格外关注指标的稳定性,注意监测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糖饮食,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
对于呼吸道和胃肠道较敏感的人群
应注意保暖防感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戴口罩,防范感染风险。
在这个寒露时节,愿大家都能关注身体细微的变化,及时调整、科学预防。
寒露·三候
传/统/二/十/四/节/气
一候 | 鸿雁来宾
白露时鸿雁的迁飞工作逐渐启动,寒露时迁飞工作陆续收尾。谚语说:“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是说大雁最迟(农历)九月九,该走的都走了;小燕最迟(农历)三月三,该来的都来了。
二候| 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时节,人们难觅飞雀,但见海边很多蛤蜊,其贝壳的纹和色与雀相似,便以为雀变成了蛤。这是古人质朴的想象。这虽是误解,却是一种浪漫的生命观:在时节的交替和季节的轮回中,生命并未凋谢,只是变换了存在的方式而已。想飞时,有翅,能高飞于天;想藏时,有壳,可深藏于海。
三候 | 菊有黄华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凄凄寒露时节“菊有黄华”。虽然菊花被视为傲寒的标识,农历九月也被称为菊月,但还有一种花,往往被文人们忽视,那便是棉花。“寒露时节尾花收。寒露不收棉,霜降莫怨天。”在农人的眼中,棉花才是秋季的“尾花”。所以农历九月,也是人们的纳棉之月、授衣之月。
秋寒初临,露染山河
秋色斑驳,如诗如画
寒露
是一次从秋天向冬天的进发
是一段多姿多彩的日子
愿你内心充盈着进发的暖意
将假期中积蓄的能量
化作勇敢前行的力量
图片 | 郑思宇
视频 | 晏飞 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