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活》|刻纸精镂春秋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8 21:53:00
杨兆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巨幅刻纸《大运河》花了两年半时间,11个人创作,22个人刻了4个月。拿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十五届山花奖入围了优秀作品,被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巨幅刻纸《从雅典到北京》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受到了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高度赞许;《丰收的喜悦》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鹊桥会》入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艺术局举办的雕刻和水彩画作品大赛,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首届蔚县国际剪纸艺术节中荣获银奖;《华厦一家亲、同为圆梦人》获第三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迎春花奖”。《和谐》获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晚作》获2015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导演手记:
刻纸是剪纸的一种,它是以刻刀为主要工具来进行创作的一种镂切纸平面造型艺术,在表现手法上,相对于剪纸也更为清晰和复杂,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杨兆群老师为了传承非遗剪纸和金坛刻纸,从2010年开始,自费走访了100位剪纸老艺术家和一些民间艺术家,将他们的作品有偿收藏,希望有一天建起一座剪纸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非遗剪纸艺术。我也很有幸见到了百米长卷《大运河》,真的很壮观,艺术家们的辛苦跃然纸上。杨老师也让我了解到他创作每一副作品付出的耐心和经历,也让我感叹剪纸和刻纸原来可以精致到如此程度。因为在28岁时赶一副要拿去国外参展的作品,他没日没夜地刻了一个月,之后便慢慢有了眼疾。但现在刻刀在他手上仍然行云流水、刀法细腻、顿挫有力。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特色,创意新颖别出,构图精巧雅致,造型生动简洁,具有挺拔、明朗的个人风格。
通讯员 苏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