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两位“国家的孩子”竟是亲姐妹 父亲40年前的笔记本藏着身世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8 22:41:00

扬子晚报网10月8日讯(记者 闫春旭 实习生 苏涛)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是父亲沉默了四十年的家书。上面工整记录的名字和生辰,是“国家的孩子”王昭光和黄翠兰姐妹俩等待了一生的身份证明。10月8日上午,在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的一个小区里,身着旗袍的王昭光和黄翠兰,在掌声和泪水中,终于从“国家的孩子”变回了“苏州的女儿”。

“国家的孩子”王昭光和黄翠兰回家认亲现场

10时18分,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一处普通小区内,众多寻亲志愿者、老街坊邻居们踮脚张望,等待着两位离家65年的孩子。王昭光和黄翠兰身着旗袍,紧紧牵着手,一步一步走向那个只在梦中见过的家。路边不断有人向她们挥手、拍照,掌声与祝福此起彼伏。王昭光眼眶湿润,声音微颤:“苏州乡亲们真热情,真好!”

短短两分钟的路,仿佛走了60多年。就在单元楼门口,她们终于见到了等候已久的哥哥姐姐。没有一丝迟疑,四人紧紧相拥。大哥刘洪根一遍遍重复着:“开心,真开心……”话音未落,姐姐刘彩珍已泣不成声。王昭光轻抚她的背,柔声安慰:“不哭了,我们回来了,我们真的回来了……”在兄姐的搀扶下,这对“国家的孩子”终于踏进家门。

“国家的孩子”王昭光(左)和黄翠兰(右)

在家中卧室,刘洪根从柜子里拿出一本父亲四十年前亲手写的笔记本。翻开内页,工整的字迹依然清晰:“刘杏珍(姐姐王昭光),1954年农历八月初八卯时;刘梅珍(妹妹黄翠兰)是1957年生正月三十日亥时。”王昭光颤抖着抚过那些字迹,哽咽道:“爸爸一直记得我们……他从没抛弃我们,他一直都想我们啊……”

从姐姐刘彩珍的口中,那段尘封多年的往事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当年因家境贫寒,母亲不得已将两个年幼的妹妹送往上海,此后便音讯断绝。

大哥刘洪根拿出父亲40年前的笔记本向两个妹妹讲述当年的事情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物资匮乏、食品奇缺,3000多名“上海孤儿”在周恩来总理和乌兰夫同志的安排下,被送到内蒙古大草原,这些孩子被称为“国家的孩子”。王昭光和黄翠兰便是其中两位,后来在锡林郭勒盟的两个家庭里生活,直到2023年11月13日,经过锡林郭勒盟公安部门的DNA鉴定,他们最终确认是亲姐妹。

今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经查询DNA系统,对王昭光、刘洪根的数据进行分析,倾向于认为王昭光、刘洪根符合全同胞关系。结合背景调查,最终确认,王昭光系刘洪根的姐妹。

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柯伟力告诉记者,这对姐妹能够实现跨越六十多年的团圆,是浙江与内蒙古两地公安机关通力协作的成果。他坦言,这次团圆不仅是两个家庭的喜事,更是两地警方携手推进“团圆行动”、助力“国家的孩子”寻亲的成功案例。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地方公安机关加入这项工作中,共同协作,帮助更多“国家的孩子”早日重返江南故乡,与亲人团聚。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