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四十年】“证”与“辨” 从史料碎片打捞到还原历史真相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09 18:25:00
纪念馆史料陈列厅有一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每当一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离世,就会有一盏灯熄灭。如今,照片墙上亮着的灯仅余26盏。生老病死,规律使然。这些灯终有熄灭的那一天,但历史永不消逝。还原史实,捍卫真相,离不开史学研究。四十年来,研究始终是纪念馆的基础工作。从持续挖掘史料、推进编辑出版,到建设学术研究平台、开展研讨交流,推动南京大屠杀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关研究著作
1995年8月14日,纪念馆发起成立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成为国内最早建立的专门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学术团体,推动了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华史等相关问题的研究。2008年,纪念馆创办辑刊《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后更名为《日本侵华史研究》。2018年,《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正式创刊。2016年,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在纪念馆挂牌运行,2021年更名为“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进一步强化了记忆与和平两大研究主题。
近年来,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普及性图书不断丰富,形成了纪实文学、展览图集、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少儿绘本等不同类型的大众读物,使更多的读者加深了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识。
历史的真相深藏在档案文献里,又在史料研究中不断深化。纪念馆以史料挖掘和整理为基础,不断推出史学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了100多种(套)书籍。出版著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万人坑”遗址的发掘与考证》以及遇难者、幸存者名录等史料。出版史料汇编《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35册、“南京保卫战史料与研究”丛书15册,编辑《南京大屠杀辞典》《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等书籍。普及读物《时间证人》以“时间”为线串联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摄影师手记和名家感言,向读者呈现“证人”的拼图。每一本史料的出版,每一份档案的解读,每一件文物的考证,都是实证研究的成果,成为历史真相的注脚。
南京大屠杀档案史料、研究成果的影响,早已超越民族和国界。推出《人类记忆:南京大屠杀实证》英文、日文、德文版,《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英文、日文版等多语种外译著作,搭建国际学术研讨平台,加强口述史项目国际合作……纪念馆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在让历史的真相跨越语言的阻隔,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四十年来,纪念馆以文物、档案、文献等为依托,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批驳歪曲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各种谬论。一方面,深入挖掘南京大屠杀受害方、加害方和第三方档案史料,以正视听、以明是非,出版《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本报刊影印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外籍人士证言集》等资料,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全面地呈现给读者;另一方面,发表批判性文章以驳谬误、以辨是非,推出《千年之交的较量:抗议大阪反华集会与日本最高法院对东史郎案不公正判决文集》等,驳斥日本右翼势力言论,捍卫历史真相,维护人类正义。
史实研究的每一步推进,都是对颠倒黑白者的有力回击;每一项研究成果的问世,都使各种歪理邪说不攻自破。纪念馆用一份份新发现的档案文献作回应,用一次次严谨的考证作批驳,让世界在确凿的证据前听见历史的回响。
陈立民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