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淮安以项目攻坚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来源: 淮安发布

2025-10-12 16:16:00

项目为王 产业为先

——淮安以项目攻坚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25投资淮安金秋经贸恳谈会召开在即,在淮安这片兼具活力与古韵的大地上,塔吊林立,焊花四溅,勾勒出项目拔地而起的线条;智慧工厂中,机器人手臂灵活地操控着生产流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淮安尤是如此。

“十四五”以来,淮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扣重特大项目攻坚这个关键,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1—2024四年间淮安GDP平均增速位居江苏省第一,连续两年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等次,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精准招商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

地方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而项目的来源则离不开招商引资。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招商引资成为关键。全市上下以攀高比强之志奋力跨越赶超,坚持把“顶天立地”的大项目、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和“延链、强链、补链”项目作为招商重点,着力“强化统筹协调、健全招商机制,高效举办活动、打响招商品牌,创新招商方式、推进链式集群”,以招商大突破助推项目大跨越。

“企业落户淮安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淮安的枢纽优势,尤其是水运带来的竞争力,为我们企业节约了巨大的成本,其二则是淮安的战略规划与企业的发展定位不谋而合。”中天钢铁集团总裁助理、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召介绍,企业落户淮安后,发展速度迅猛,去年产量为26.6万吨,今年预计产量达50万吨。

一支“懂产业、通项目、善服务、有激情”的专业化招商队伍正逐步形成,招商人员围绕主导产业精准选资的意识普遍提升。从“招”项目到“选”项目的转变,淮安正推动着龙头型大项目、专精特新好项目招引再攀新高。

如今,淮安市突出招商选资不动摇,坚持全员提供信息、专业化洽谈攻坚、分层次领导推进,充分发挥“一号招商员”、市场化招商力量等作用,精准有效配置招商资源,建立健全分析研判、项目准入和跟踪评价机制,推动全市招商选资工作呈现产业招商聚链成势、招商“朋友圈”层次提升、项目转化提速增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的良好势头。

项目攻坚

从“头版头条”到“双向奔赴”

在冲刺“十四五”圆满收官的关键时刻,我市项目攻坚捷报频传。8月27日,百思凯动力电池高值化利用零碳工厂项目在淮安工业园区开工。据悉,百思凯动力电池高值化利用零碳工厂项目占地380亩,年处理3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年产出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10万吨再生电池级磷酸铁及其它新能源材料。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超35亿元,税收超1.2亿元。

在淮安,项目攻坚“是不能动摇的头版头条”。“头版头条”如何体现?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的行动上:淮安市委市政府连续5年聚焦项目和营商环境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并且邀请企业家代表在主席台就座,彰显了全市上下把重特大项目攻坚作为发展“头版头条”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体现在企业家的评价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扶。在淮安,我们企业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陈军召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在淮水之畔,台华新材、捷泰新能源、天合光能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的时间越来越短。营商服务专员制度和行政审批“不同意”事项报备制度的出台落地,为县区解决疑难涉企事项开设市级机关“直通车”,为企业处理问题的速度越来越快。正如天合光能淮安基地总经理孙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双向奔赴”来形容企业与地方的关系,淮安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姿态,让项目“花开”遍地、“硕果”满枝。

产业升级

从发展蓝图到现实图景

天合光能淮安基地是天合光能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2024年,这里实现了从“制造基地”到“研发高地”的跃升。今年3月,天合光能与淮安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零碳园区、智慧能源微电网和虚拟电厂为核心,共同推进城市能源体系的绿色化、低碳化变革。天合光能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项目,正是淮安培育“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的“代表作”。

产业要发展,政策是保障。“十四五”期间,淮安全力推动“7+3”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明确提出“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先后出台《淮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淮安市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利用综合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贡献度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淮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重特大项目链主作用,持续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标识度的市、县两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城市新名片。我市光伏产业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入选全省新能源、新一代信息通信、新型食品3个集群重点承载区域;仪器仪表产业链供应链入选国家质量联动提升地区试点;盐化工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项目被列入省级质量认证创新试点;金湖县先进节能环保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淮安区机械设备精密配件产业集群新创成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扬帆万里程。“十四五”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速保持全省前列;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规上工业投资四项核心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今年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增速继续全省领跑,1—8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全省第一……从“运河古城”到“产业新城”的蜕变,正在淮安加速实现。

从精准招商的“朋友圈”扩容,到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再到产业集聚的“链式反应”……“十四五”期间,淮安用实干与创新,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金秋启航势正劲,硕果盈枝喜共赢。面向未来,淮安将以攀高比强之志,在新征程上继续跨越赶超,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的洪流奔涌向前。

淮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蔡雨萌

摄影:王昊

视频:张文涵 郑国梁

通讯员:鲁振湖 黄遵学 吴慧 夏悦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