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苏超生意经

来源: 南京发布

2025-08-16 16:40:00

盐水鸭日销显著提升、文创产品秒速售罄、晚间足球场预约要靠“抢”……“苏超”带来的真实“钞能力”正在显现。

先抓住机会的商家已经跑赢半场,南京烧烤店“宝记”仅仅是因为赞助了“苏超”,一夜之间就让不少南京人记住了自家招牌。

价值百亿的足球“蛋糕”香是真香,但全城大大小小的商铺、企业,如何各出高招,尝到“泼天流量”的甜头,且看“苏超”赛场之外的精彩对决……

老铺子新玩法:

口碑牌打出顺风局

“你有票根,我送翅根;招牌素鸡,支持苏超,我们小生意也来卖个口碑。”

最近,下浮桥板鸭店的老板张书平,搭上一波“苏超”的流量,打算在外地游客里打出名气。

早在7月头,他家“苏超”专享优惠刚在店里和美食平台上打出,立刻吸引了一波关注度。张书平发现,外地游客来斩鸭子的明显多了。往年夏日,日销量通常在一百只左右;而今年同期,高峰时,日销量早早就能突破一百只。

每逢南京队主场比赛前后,总有手持“苏超”球票的顾客光临,不少人坦言起初以为是噱头,没想到老板言出必行。

“我们蓝鲸(南京)人说话怎么可能不作数?”张书平拍拍胸脯,一口江浦话说得杠杠的。

尽管是一门小生意,不过他觉得,蹭上“苏超”的热度,是自己作为一个南京小店店主的荣幸;外地游客来南京玩、看球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些许优惠,也是老南京人的一份心意。

他还有一个想法是,借着“苏超”的热潮,让更多外地游客品一品南京正宗的盐水鸭。“皮白肉红骨头绿,尝了就知道有多香。”

打开张书平微信,前排全是外地游客对话框。远方的食客想吃南京盐水鸭烤鸭,他立刻就发真空包装快递送上门。

这不,马上盐城队就要来南京比赛了,张书平笑道,盐城客人来买盐水鸭,记得打个招呼。“吃得好,回头线上下单,一样的口味,一样的服务。”

隐形冠军勇接流量:打足情绪牌

如果说,街头小店更多是借势“苏超”提升了关注度,对于有实力的企业来说,“苏超”则带来了实打实的营收飞跃。

近期“苏超”赛场内,官方文创产品屡屡秒罄的现象,让背后的设计制作方——南京合谷科技意外出圈。

从动漫起家,到覆盖全南京景区的文创巨头,再到拿下“苏超”官方授权,这家成立近20年的企业,用实力印证了“隐形冠军”的爆发绝非偶然。

“设计快、产能稳、懂年轻人,这都是我们的优势。‘苏超’主办方第一时间想到我们,也很自然。”合谷科技运营总监武浩说得非常自信。

深耕文创领域多年,这家土生土长的南京企业深谙“创意的尽头无外乎提供情绪价值”。为南京明孝陵设计的“有对象”石象路冰箱贴(两半石象合体寓意脱单)、为夫子庙打造的“科举盲盒”,均因精准捕捉年轻人的“玩梗”心理而走红一时。

此次“苏超”官方文创亦不例外,在既定要求下,设计团队仍通过材质与创意暗藏巧思:一捏即发出气泡音的球员玩偶,搭配“我居然进球了!”的文案,瞬间点燃球迷共鸣。

如此契合球迷心理的文创产品,依托“苏超”这一顶级流量平台,自然供不应求。

据统计,合谷科技已为“苏超”设计推出包括钥匙链、摆件、冰箱贴、手机壳等在内的18款单品文创,仅七月单月出货量就已突破一万件。其中广受欢迎的进球捏捏玩偶等热门款式,常常上架即空。

最新的好消息是,从上周起,在南京南站等江苏省内火车站,以及上海虹桥高铁站,将陆续设置“苏超”官方文创集合店,路过的游客市民,都可以满足一份把“苏超”带回家的心愿。

第二现场怎么玩:

联动牌通吃全年龄段

要说和“苏超”最搭的CP,那必然是南京各处游乐场所。人们被体育赛事激发出来的“玩心”,在这个夏季得到了释放。

在南京紫金山脚下,长三角地区最知名的水族馆之一—南京海底世界,今年夏天也巧妙借势体育赛事热度,启用新玩法,成功吸引亲子家庭和年轻游客打卡,猛刷存在感。

现在,只要凭苏超票根到窗口购票就可以享受8折优惠。南京海底世界还在官方平台推出联动优惠:对于南京队主场比赛前后到访的客队城市儿童游客,身高1.2米(含)—1.5米(不含)的小朋友,可以根据游客身份证上的地址,通过官方渠道提前预约,然后携市民身份证到售票窗口直接兑换纸质票进馆。

新开的“异宠空间”则放出留客“大招”,一大批新“住户”入住了海洋馆:呆萌的“卡皮巴拉”(水豚)、机灵的狐獴、高冷的蜥蜴……200多个种类的陆生动物让南京海底世界也接上了“地气”,游客可以一次玩遍海陆两栖。

暑假期间,南京海底世界迎来一大批省内新游客,“苏超”带动了江苏十三地市民众的“走亲访友”,与该景点提升省内知名度的愿望完美契合。

孩子们在此收获欢乐,而“苏超”也点燃了各年龄层市民的运动热情。

夜幕降临,建邺区夜未央运动街区的高架桥下,七人制足球场灯火通明,都市霓虹为幕,企业员工、周边居民、“老球迷”们在此挥洒汗水。

今夏以来,这里的足球场成了“香饽饽”:抢场地要靠“秒杀”。最火热的时候,每块场地的晚间“翻台率”直接翻番,一晚上要安排两三场。

“滕帅那个进球你看了没?”

“南京队下一场你说能赢几个球?”

38岁的江苏中恒员工王磊(化名)所在的20人球友团,每个周末都会把这里当成“民间赛事解说台”,边踢边聊,越踢越来劲!

周边科技公司的年轻团队下班后直奔球场,踢罢便集体转战大屏观赛。此处的夜生活,青春和足球的含量达到100%。

“以前只在电视前吼‘好球’,现在自己上场才懂什么叫‘友谊第十四’!”球迷老张虽不复年轻,仍自信能跑动控场,“苏超”也让他找回了年轻时在厂队踢球的激情。

街区管理人员表示,每逢南京队主场比赛日,场内激战正酣,场外的民间球场同样热火朝天,“踢球热情堪比今年夏天高温。”

南京人骨子里有足球基因,只是缺个“开关”。“苏超”就是这个“开关”。

—— 夜未央街区负责人

“蹭流量”怎么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 下浮桥板鸭店老板 张书平

在“苏超”赛场上,谁会拒绝带走一个记录“热血沸腾”的小玩意。

——合谷科技 武浩

我们想要拓展客群,“苏超”吸引来了观众游客,这就叫双向奔赴。

——海底世界 相关负责人

内容来源丨南京发布、中新网江苏联合出品

图片来源丨赵启瑞、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