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南京

92岁母亲哭瞎双眼终迎儿归,摸头唤心肝令人泪奔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5 18:26:00

张生木在五妹的搀扶下回家

扬子晚报网8月25日讯(记者 闫春旭)8月25日上午,在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92岁的李美头老人终于等来了思念67年的儿子张生木。因思念儿子经常以泪洗面,老人的双眼早已失明,却在这一天用颤抖的双手一遍遍抚摸儿子的脸庞,哽咽道:“我的心肝,你终于回来了!”

8月25日上午8时,记者驱车抵达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瑶宕村陈家庄。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92岁的李美头老人的家。

离家67年的张生木见到母亲

这个小院早已热闹起来。家中晚辈和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们早早铺好了红毯,摆放了鲜花和礼炮,远道而来的亲戚们也带着礼物陆续赶到。所有人都在等待老人离家67年的二儿子张生木。

在老屋中,李美头老人坐在轮椅上,被儿女们温暖簇拥。提起即将见到的张生木,她情绪激动,一遍遍重复着那句藏在心底多年的话:“儿子,你回来了……我天天都在想你啊!”

李美头紧紧握住二儿子张生木的手

从李美头老人口中,记者得知了张生木的情况。原来他出生于1956年农历5月18日,3岁时因家中生活条件困难被家人送到上海。此后家中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家人多次试图寻找,却始终未能联系上。老人的三儿子张春木告诉记者,母亲由于长年思念二哥,每天都会痛哭流泪,再加上青光眼和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

不过他们没有放弃希望,自2017年至2023年间多次采血入库,进行DNA比对。2021年夏天,在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志愿者芮长英、刘小飞的帮助下再次采血。2023年,志愿者又一次对他们进行采血以扩大比对机会。今年7月,在浙江台州和河北石家庄两地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经过DNA比对,最终确认河北邯郸人左春林就是李美头老人日夜思念的二儿子。

李美头抱住亲缘关系确认书

谈起自己的身世,张生木告诉记者,他小学没有毕业,自幼就知道自己是“上海造”(意指从上海而来,非本地出生)。但由于年幼时记忆模糊,加之养父母待他视如己出,家中还有三位姐姐对他疼爱有加,他从未主动萌生过寻家的念头。他对记者坦言:“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只模糊地记得自己是从上海来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线索,也从未敢想过真的还能找到自己的家。”

此次能够与亲人相认,他感到十分意外。原来几年前,他曾在邯郸当地公安机关采血留样。去年,当地派出所又联系他进行采血,告知他南京高淳的疑似家人在找他。两个多月前,志愿者传来好消息,又告诉他已经成功找到家人,并会安排回家认亲。

团聚合影

这次看到母亲后,张生木立即走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由于腿伤无法下跪,他只能弯下腰尽可能地靠近母亲表达多年的思念。母亲激动万分,喜悦不已,她一遍遍抚摸着儿子的头,流着泪亲吻他的手,哽咽道:“我的心肝,你终于回来了!”张生木轻声安慰母亲:“不要难过了,妈妈,我回来了。”

为了欢迎二哥回家,五妹张春兰亲手为他做了一双布鞋,并细心为他穿上。她告诉记者:“哥哥腿受伤之后行动不太方便,我就特意亲手做了这双鞋。这鞋透气,走路也更轻巧。”她还提到,自己提前通过志愿者问好了二哥的鞋码,为了做好这双鞋,花了她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张生木是南京高淳寻亲志愿者团队(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南京服务站)帮助的寻亲者之一,目前该团队已经助力近50个离散家庭团聚。该团队负责人王祝芳表示:“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回家的路,也呼吁更多失散家庭勇敢走出来,主动寻亲。”

视频剪辑 庆苗苗


校对 陶善工